poster image of 《洛伊安德森作品回顧展:深思人間樣態》“Reflecting on the Human Condition A Retrospective of Roy Andersson’s Films”

洛伊安德森作品回顧展

戀愛.電影館將於12月20至23日四天假期裡,回顧現年76歲、早前榮膺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的瑞典電影大師洛伊安德森的四部作品。

戀愛.電影館將於12月20至23日四天假期裡,回顧現年76歲、早前榮膺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的瑞典電影大師洛伊安德森四部作品,包括懾人的生命三部曲。安德森簽名式般的電影敘事往往是簡約幻美的靜態場景、塗上白面妝容的演員行為藝術般的演繹、存在主義命題般的思考、長鏡頭拍攝、荒誕風格等等,是次專題大膽地以四部作品勾劃他的創作演變與軌跡。

 

意大利新寫實主義的啟蒙

安德森首部長片《瑞典愛情故事》﹝1970﹞,以一段短暫青澀的夏日愛情,刻劃卑微生命在殘酷社會中的掙扎,及對社會作出控訴。風格深受意大利新寫實主義的啟蒙。

 

生命三部曲  簡約風格的提煉   

創立製作公司及長期拍攝廣告,為安德森造就出快刀斬亂麻的明快敘事手法,而他更以知名的生命三部曲《二樓傳來的歌聲》﹝2000﹞榮獲康城電影節的國際評審團獎,廣受讚譽。七年後亮相的《啊!人生》﹝2007﹞,明顯地鋪排繼《二》後的三部曲創作軌跡。兩部悲喜交集的作品,皆運用非線性敘事、固定長鏡頭及塗上白面妝容的演員冰冷的行為藝術般演繹,來探索生命存在主題。三部曲最後一部《鴿子在樹枝上沉思》﹝2014﹞成為首部榮獲威尼斯金獅獎的瑞典電影,影片更大玩時代倒置,把歷史人物瑞典國王卡爾十二世﹝1697–1718﹞置於現代,更呈現穿上殖民時期制服的白人虐殺黑奴的情境。

 

戀愛.電影館位於澳門戀愛巷十三號,逢星期一休館,公眾假期亦開放。

 
Facebook
WhatsApp
Threads
X
Email

專欄

廣告

廣告

廣告

過往刊物

Living and Arts Magazine

NOW ON SALE

KNOW MORE LiVE 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