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戮大師》系列是1964年至1990年間出版的間諜冒險小說叢書,堪稱一場海嘯——25年間共出版了261本!這意味著一群作者(通常使用筆名)每年大約出版十幾本平裝書,供(主要是)男性讀者在通勤途中、海灘、機場和慵懶的週末午後閱讀。這些小說風格短小精悍、充滿硬漢氣息、槍械和武器,情節緊湊,且不乏臥室場景。它們更像是占士邦,而不是喬治史邁利。
小說的主角是美國特工 Nick Carter,他為一個名為AXE的半政府秘密機構工作,在全球各地奔忙,剷除壞
人,同時沿途追求美麗的女人。想像一下占士邦小說一般的刺激感,但更偏向硬漢派的美國風格而非優雅精緻的歐洲風情。Nick Carter,代號 N-3,擁有「殺戮大師」的頭銜——意味著他可以隨心所欲地進行暗殺。
然而,如今幾乎沒有人閱讀Nick Carter-殺戮大師系列小說,實在是一樁憾事,因為其中一些作品相當出色,包括第31本《殺戮大師:澳門》(出版於1968年)。這本書的作者是Manning Lee Stokes。他是一位多產的通俗小說作家,曾以本名和至少九個不同筆名出版了多部作品。
故事發生在倫敦的搖擺六十年代。葡萄牙公主Morganda Gama被一個倫敦黑幫成員勒索。他給她下了迷藥,並拍攝了裸照。關鍵是,她是里斯本一位資深政客的女兒。每個人都想得到這卷菲林來勒索她的父親——包括爭取獨立的安哥拉人、支持他們的中國人,以及只想將此事掩蓋過去的葡萄牙情報機構。隨後,黑幫成員被殺,葡萄牙間諜也死了,膠片失蹤,公主則投入了Nick Carter的懷抱。AXE希望揪出所有相關人員,在中立地帶——澳門——為這卷菲林舉辦了一場拍賣會。於是,獨立戰士、中國間諜、葡
萄牙黑幫成員都聚集在這個「爭分奪秒地在借來的時間裡緊握過去的葡萄牙小綠洲……」Carter入住了位於火船頭街的「金虎客棧」。一場激戰在澳門一觸即發!
Manning Lee Stokes筆下的澳門與大多數二戰前的通俗小說中的澳門略有不同。當然,這裡仍然有那種聳人聽聞的罪惡之城的氛圍,以及地中海式的慵懶,但貫穿一切的觀念是,澳門的時間是「借」來的,從北京借來的,因為北京已經「在名義之外的所有方面接管了這個城市」。
這是戰前通俗小說中熟悉的澳門,但多了一層冷戰時期的歇斯底里。這亦是1960年代的氛圍——公主在倫敦被騙服下了迷幻藥。從某種程度上說,整部小說就像是一場前往澳門的迷幻之旅。在澳門,混雜著「紅色」中國的間諜、葡萄牙的反情報人員、來自香港的好奇的英國特工,以及「疍家」——那些在紅色中國的水域非法捕魚的當地漁民,如果你恰好是一個在澳門孤立無援的殺戮大師,疍家人可以充當你的安保。
每個人都想捉到公主和 Nick Carter。他們在水上賭場追逐這對情侶,穿過舊城區的葡國石小巷,最終來
到了時尚的「大業酒店」(Pousada Tai Yip Hotel,這間酒店確實曾經存在於羅理基博士大馬路,位於新葡京及陸軍俱樂部後面,有一個非常受歡迎的游泳池)。拍賣會將在大業酒店舉行。當然,一切都亂了套……但這將涉及劇透——只需知道,Nick Carter 倖存下來,並在接下來的223本書中繼續冒險!
目前尚不清楚Stokes在1960年代是否曾在澳門逗留,但《殺戮大師:澳門》確實捕捉到了這個殖民地在歷史關鍵時刻的精髓。低矮的城鎮開始被多層住宅單位、幾座摩天高樓和更大、更現代的賭場及購物中心所取代。當時的澳門宛如巨大的地盤,舊房屋被拆除和清理,新大樓的混凝土正在澆築。在某個場景中,Carter發現自己置身於大業酒店附近的一個地盤,周圍是建築工人及家屬(大多是來自廣東的新移民)臨時搭建的棚屋,鈉燈和電石燈的光芒映照著這些簡陋的住所——收音機裡播放著刺耳的粵劇,嬰兒大聲啼哭,「空氣中瀰漫著尿液和糞便的臭味,汗水和未洗淨的身體的味道,太多人擠在狹小空間裡的悶滯之氣;所有氣味都像一層可觸摸到的薄霧,籠罩在濕氣和即將來臨的風暴氣息之上。」
1960年代的澳門——破舊的建築物在與黴菌和混凝土的鬥爭中敗下陣來,新的大樓地基正在打樁,荒地等待開發——如今已經很難想像這幅景象。當時的旅遊宣傳冊或政府投資手冊中很少記錄這些場景,但Stokes在《殺戮大師:澳門》中的描寫卻可讓我們窺見當時的風貌。單是這一點,已令這本書成為那個時代罕有的趣味之作,值得一讀。
(《殺戮大師:澳門》一書可在網上找到舊版,或可於Internet Archive 下載 pdf 格式文件https://archive.org/details/nick-carter-killmaster-s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