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將由澳門國際研究所出版的新書《每一 天都是我的》中,馬可·羅保講述了祖父 佩德羅·羅保的故事。佩德羅·羅保是商 人、慈善家,、樂家,亦曾擔任澳門政府 經濟主管。作者在書中回憶了祖父如何透過管理鴉片及黃金貿易和協助建立博彩業發展本地經濟。
若要為死後的我寫傳記, 再簡單不過。 只有兩個日期——我的出生和死亡。 在這之間的每一天都是我的。
這是阿爾貝托·卡埃羅(即費爾南多·佩索阿)的一首 詩的開篇,也是馬可·羅保書名的由來。他的祖父佩德羅·羅 保是澳門歷史上的重要人物。這首詩「體現了我祖父的生活之 道,他過著充實的生活,每天都在冒險,」馬可說。
「我的目的是講述他的生平,從頭到尾,從1892年一直 到1965年,」作者說。「最重要的部分是他在政府任職期間 所做的貢獻,時間跨度很大。他從二十多歲就開始任公職,一 直到去世前不久。」
作為澳門經濟局局長,羅保負責澳門的經濟和金融事務。
「澳門依賴非傳統的經濟——令人驚訝,依靠鴉片專營而 得以生存——所以羅保的首要任務是確保澳門的鴉片專營,」 馬可解釋說。「在此之前,經濟管理中的重要問題之一是澳門 沒有統一的貨幣。確實有澳門幣,但日元和英鎊也在流通。他 做的第一件事是穩定澳門的經濟,使澳門元成為官方貨幣。這 個決定至關重要。」
鴉片之後,澳門的經濟重心轉向了黃金。
「在1941年或1942年達成了一項協議,45個國家同意控 制黃金價格。然而,葡萄牙並沒有簽署該協定,因此澳門得以 自由交易黃金並決定價格,這催生了『黃金專營』。」
這一次,掌舵人也是羅保。後來,他還負責監督博彩行業 發展。
「這是經濟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從鴉片到黃金再到博彩 業。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知道的澳門的起源。」
馬可解釋說,傳記的參考資料來自於「收集的關於這個時 代的書籍,對當時人的採訪,以及唱片、信件和照片」。「這 本書講述的是我祖父的故事,也是澳門的故事。」
作者說,目前《每一天都是我的》尚未完結,預計將於今 年年初在澳門發行。
馬可·羅保是居於東京的學者,此前曾出版歷史小說《巫 婆護身符》和《美副將異想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