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獸與人

莫名的暴怒隨著熱帶地區的暴亂流傳開來,成了來勢洶洶的流行病。為了遏制疫情蔓延,政府督促市民加強道德建設,吃生蒜控制暴怒。乘飛機從疫區返城的居民無法入境,在機場被就地隔離。憤怒的人群走上街頭,強烈要求立即對「感染」的旅客實施安樂死。
 
種種詭異的場景,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剛剛過去的動蕩之年,籠罩在新冠肺炎疫情陰影下的世界——我們目睹了大規模的反封鎖示威在各地不斷爆發,屢有感染者被視為「傳播者」遭到瘋狂攻擊。上文中預言般的情節選自中國作家顏歌的小說《異獸志》。這本書於2006年首次出版,作者當時只有21歲,之後於2012年和2018年兩次再版。2020年11月,由長居紐約的新加坡作家程異翻譯的英文版Strange Beasts of China由Tilted Axis出版社推出。
 
冷峻的反烏托邦情節並不是這本書唯一吸引讀者的地方。出版十多年來,它仍憑藉狂野的想像力和大膽的超現實構想廣受歡迎。書中,傳說裏的獸與人混居在一個虛構的中國城市——永安城中。不同的獸習性各不相同,有的獸外表幾乎與人無異,有的是繁衍千年的古老品種,有的則經過了人工改造。小說的敘述者本是研究動物學的學生,後來轉行做了小說家,專門研究城中的獸,並在城市日報上寫下它們的故事。隨著研究工作的推進以及她與前導師和學生鍾亮的不斷交往,她在獸的世界中越陷越深,還發現了關於自己身份的更多線索。
 
《異獸志》的每一章介紹一種獸——自殘死去的捨身獸、一笑則亡的悲傷獸,以及人工培養出的溫存忠誠的癡心獸,等等。主人公因為寫獸的故事越來越有名,一些獸主動找到她,希望能讓世人聽到自己的故事。這些故事殘酷直白,令人心碎,主題往往關於愛與孤獨、背叛與反抗、死亡與絕望。而人類,這座城市的統治者,常常扮演著不光彩的角色。
 
關於獸的記錄糅合了古代志怪小說的傳統和一些現代元素,讓讀者不時會心一笑。比如,悲傷獸「性純良,喜陰冷……肚臍周圍的皮膚為青色」,它們「愛吃花菜和綠豆、香草冰激凌和橙子布丁,懼火車、苦瓜及衛星電視」。九個詼諧而奇特的故事,揭示了生活在城市各個角落的獸類真實的生活,醜陋而殘酷。隨著主人公對獸類起源和歷史的挖掘,我們發現,人和獸可能並不像表面上看起來那麼不同。「我母親曾經告訴我,『你怎知獸不是人,而人不是另一種獸。』」人與獸之間的界限實在模糊。
 
顏歌的文字非常大膽,極富實驗性和想像力。在英譯本面世前進行的視頻訪問中,顏歌稱讚程異的譯文「準確、清晰,有音樂感」,甚至比原作「更好」。比如,最後一章「來歸獸」中,主角的身份謎團被揭開,顏歌和程異的文字都完美詮釋了故事的陰鬱和荒涼:「在酒吧中,在這樣的夜裡,永安的人都會說到死亡。死亡從嬰孩的身體中發芽,用一生的時間茁壯成長,終於開花,窮盡終生的力量。」
 
這部作品在中國經久不衰,而今英文讀者也終於可以一睹為快。由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也在製作之中,未來會有更多人欣賞到這個奇異的故事。但據顏歌介紹,為了拿到播放許可,電視劇中的情節必須進行大量修改。不出意料,原著中的權力機構——市政府,變成了大公司。更為諷刺的是,所有的獸都變成了機器人,因為根據宣傳部門的要求,人與獸之間的任何互動都不符合道德,更不用說談戀愛了。似乎又一次證明了,獸與人、虛構與現實之間的界限無比模糊。
 
 
 
 
《紀念品》
Strange Beasts of China 
 
by Yan Ge
Tilted Axis Press
Translation Jeremy Tiang

 

Facebook
WhatsApp
Threads
X
Email

來自作者

過往刊物

Living and Arts Magazine

NOW ON SALE

KNOW MORE LiVE 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