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小徑通幽: 讀林格的《離調而鳴》

如果說,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學;那麼,一時代就有一時代之文學人──在時代大潮此起彼伏的歷史海灘上,一代又一代的創作人,仿佛出現又消失的潮水,在短暫的生命周期內,他(她)們像流星劃過夜空然後又消失不見。“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一代又一代的書寫者們,最後留下的,只有嘔心瀝血創作的作品,像點綴沙灘的美麗貝殼,為世界留下藝術的美好,也為時代留下獨特的印記。
 
澳門雖小,但不同領域的創作人亦不斷湧現,近年更有蓬勃的趨勢──隨著教育水平的提升、對外視野的開闊,以及科技手段的進步,文學書寫的光譜日漸廣闊,發表渠道和形式也不斷增加,澳門各個領域的創作人不但數量方面有所增加,創作種類和形式方面更有令人驚喜的擴展。
 
本欄介紹的這本《離調而鳴》,作者林格是土生土長的澳門“八O後”,他畢業於本地藝術院校,取得設計學士學位後,再修讀文化產業管理碩士學位,身跨插畫和寫作兩個領域,更是澳門少數以“插畫”為專業的自由工作者,除了為報紙、雜誌繪畫插畫之外,也有從事平面設計工作。或許亦是源於此背景,故他在創作方面相當多元:圖像、詩、小說和評論等諸多方面均有涉獵,早年曾以筆名“霜滿林”出版詩集《南客喃喃》,亦著有繪本《麻雀細細》、《所作所為》。
 
這本短篇小說集《離調而鳴》是2020年出版的作品,林格筆下的故事,遊走於現實和幻想之間,既有普羅生活的日常,也有內心的呢喃細語。這是一本很難定義的小說集,因為與其說是小說,不如更像用“小說”筆法寫的詩。去年的澳門文學節上,筆者有幸和林格、李宇樑展開一場關於“世代”的文學對談,與兩位作家在對談中碰撞出不少火花,也充分感受到不同代際的作家在風格和創作方式之異同。
 
事實上,不同於在流離不安的大時代下掙扎求存的上一輩,出生並成長於小時代的年輕人,生活看似閒適安逸,沒什麼驚天動地的大歷史、大事件。但有心有力的書寫者們能從小中見大,從這貌似波瀾不驚的生活裡挖角出另一番人文風景。在強調從眾、主張“跟大隊走”的澳門小城,那些有獨立判斷和想法、喜歡另闢蹊徑的人,往往不易受到社會普遍鼓勵和支持。但社會要迎來真正改變,正需要越來越多的這類人。故此,我特別喜歡該書“後記”中的那句話:“眾人若能在黃昏裡放過那隻啼鳴的公雞,大概也就能在無常中放過那些離調而鳴的人。”筆者謹此真誠呼籲:有心的讀者們,不妨在主流書架的暢銷榜之外,翻一翻這本《離調而鳴》,或許亦能從中找到一份意想不到的驚喜
Facebook
WhatsApp
Threads
X
Email

過往刊物

Living and Arts Magazine

現已發售 NOW ON SALE

KNOW MORE LiVE 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