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女性進入火熱的樓市交易,並且比重占據越來越大。
根據《女性居住現狀調查報告(2021年)》,截止2020年,全國30個重點城市整體女性購房佔比上升到47.54%,逐年提升,並且一路走高。其中,增幅人群中,24歲以下的女性購房客群佔比為45.21%,25 – 29歲佔比為48.99%,這兩個年齡段女性成為房地產增量市場的主要貢獻力量。
58同城與安居客發佈的《2021年女性置業報告》顯示,有82%的女性計畫在5年內置業,其中38.7%女性打算在1-2年內買房。
隨著時代的變化,購房成為越來越多女性的目標,買房的態度也變得越來越堅決:必須買,趁早買,也買得起。
那麼,為什麼越來越女性想要買房呢?
租的,叫「房子」;買的,才是「家」
有女性認為,買房,有屬於自己的地方,給自己歸屬感。
畢業後初入職場,剛開始收入不多,租房是唯一的選擇。享受生活的人,雖然可以把出租房改造成溫馨的小窩,但牆上打釘、貼牆紙、換電器等事情,要問房東;買傢俱又會考慮自己是否很快搬走,便隨意買一個便宜或者簡陋的湊合著用。然後合約期到,又擔心房東漲價。於是或是多次搬家,或是忍受增長的房租,總覺得自己一直在飄蕩,沒有歸屬感。
但買房後,自己可以給牆壁刷喜歡的顏色,可以裝修成喜愛的模樣,可以購置心儀的傢俬電器。一天工作完回到家裡,在開放式的廚房煮著幾款小菜,飯後躺在舒適的沙發上看著電視劇,在乾淨的浴室中享受暢快的淋浴,在諾大的床上蓋上絲質的被子,過著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才真的覺得自己「回家了」。
房子我有,給我愛情就好
也有女性認為,買房,是給自己感情和婚姻選擇的底氣
曾經很多老一輩認為,女性靠嫁人就能夠實現階級的跨越,嫁一個好老公,讓老公買豪車買洋樓,或者婚後一起供一套,就足夠了,女孩子一個人沒必要讓自己過得那麼辛苦。
這樣的想法卻給不少女性帶來一些後果:有的不想和公公婆婆一起住,但因為房子不在自己名下,沒有話事權,只能默默承受;老公家暴,不敢離開家,不敢離婚,因為自己無處可去。
雖然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不足以讓自己在感情和婚姻中有絕對的選擇自由,但它能給女性「不依附」的底氣,和來去自由的能力。
有了房子,單身也可以過得很好
網上流傳:男人買房是為了結婚,女人買房是為了可以不結婚。有女性認為,遇不到合適的愛情,沒有可以結伴同行的人,一人一狗一屋,足矣。
現在的女性越來越獨立,所謂的女性獨立,不再僅僅指代一個人看電影、吃飯、出遊等社交行為,而是女性越來越能夠獨立承擔生活與工作中的選擇與決定。對於渴望的安全感,女性不再依賴從伴侶或婚姻中獲取,而是從自己中尋得。
買房,成為女性獨立道路上的重要一步。成年人的獨立包含經濟獨立和思想獨立。獨立自主,是掌握自己人生的開始,而買房這件事,同時推動了這兩方面的進步。
———
對中國人而言,有房子才有安全感。而安全感這東西,只有掌握在自己手裡,才是最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