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一名建築師,只是從一個普通人的角度看問題,我總覺得澳門新建的大多數公屋乏善可陳。
澳門市中心以及氹仔和路環有總體規劃嗎?城市分區是用的甚麼方法?結果如此不合理。
我覺得正在興建的公屋將形成大片聚居區。一個典型例子就是路氹金光大道盡頭偏僻的三個大住宅區,密密麻麻地緊貼着路環山。由於樓群密度過高,靠裡的街區空氣難以流通,光照不足,住在那裡肯定不會舒心。
人們將逐漸搬到這片公屋居住,而他們一定會注意到,在金光大道另一端小山上的大潭山一號,鑲嵌大理石的豪宅,能夠承擔每呎1萬港幣價位的人才能入住此地。路氹城兩端截然不同的景象是否體現了「有錢人」和「沒錢人」的割裂?
人們會居住在這些街區,是否有人曾經考慮過環境對其心理的影響?人們會強烈地感覺到「他們是他們,我們是我們」:二等公民被隔離於社會之外。
此外,在氹仔中央,在公墓和所謂的豪華公寓海茵怡居之間,還有一處住宅區,聳立着粉色和藍色的高樓。此處高樓仿佛海嘯掀起的波浪,遮罩四鄰,減少了光照和空氣流通。這是隔離工人階級與富有者的另一個例子嗎?
我們應該注意到諸如香港天水圍之類的地方,那裡一個街區挨著另一個街區,沒有別的,都是公屋。天水圍被稱為「悲情市鎮」,這裡是香港自殺率最高、家庭暴力事件最多、單身母親和吸毒者最多的地方。
需要將公屋更好地融入更廣泛的社會。可以從新加坡開發的低成本住房——政府組屋中學習經驗。為了提高社會的凝聚力,新加坡在建設新住宅區和城區時,不同收入群體的住房被混合在一起。這些住宅區大多綠樹成蔭,設有花園和社區聚會點,特別是「長者」的聚會點,是大家渴求的家園。
我更希望澳門特區政府像20世紀90年代的新加坡那樣,更多地介入民生,翻新現有的舊樓,安裝新設施,粉刷樓房破舊的外牆並做好防水,協助困難的人群,使他們能夠住在從小長大的社區。
看在老天的面上,讓我們更多地理解那些無力應對房價上漲的人群;拋棄成見,不要將其視為異類,要為他們提供更美觀的住房,他們可以自豪地稱為家的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