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葡國殖民地到今天的世界賭城,澳門的確走過了一段很長的路。
澳門的路氹城更成為了小城的發蹟之地。在最近的一場澳門英國商會午宴中,演講嘉賓新昌營造集團有限公司行政項目總監Keith Buckley也有就這題目發表了講話。
Keith擁有40年工程及建築經驗,在過去13年間投身澳門各大賭場酒店項目的發展。他在澳門經手的項目都與威尼斯人集團有關:第一個是在2004年5月開幕的金沙澳門。這項目把澳門賭場的水平從乏善足陳提升至金光璀燦的綜合度假村。而從那時起,一眾博彩經營商也再沒有走過以前的舊路,而是不停互相較量,希望成為小城內的頂尖熱點。回想2002年,澳門只有14間賭場。到了今時今日,已經變成了37間。
當中包括Keith最新力作、於剛過去的九月正式開幕的澳門巴黎人。這間新酒店不只有3千間客房,更有一座有實物一半大小的巴黎鐵塔。
他在講話中,再次為他的聽眾(當中大部分已經在這裏居住了一段長時間)講述了澳門的賭業史,從1847年博彩業合法化,到1937年的首個博彩專營權批出,之後是1962年何鴻燊的澳娛得到25年的專營合約,以及後來的15年牌照延長期。最後是2001年的專營權屆滿以及公開讓國際投資者競投。
在最初,關於路氹城的計劃一直未有定案。在1995年澳門國際機場開幕時,何鴻燊及他的生意拍檔本來希望在那裏開設一個世界貿易中心,當中包括10間酒店、一個展覽中心和一個主題公園。但他們在當時未能獲得足夠的支持,計劃亦只能被置識高閣。
在1999年澳門政權移交前夕,當時的澳葡政府提議在今天的路氹位置進行填海,將其建設成一個可容納20萬市民的商住區。澳門建設發展辦公室在2001年則要求修改以上項目,加入酒店。修改後的計劃曾被送到有意在澳門開設賭場的博彩經營權潛在競投者眼前,讓他們了解這個城市的未來願景。之後的發展,大家相信都記憶猶新。
澳門政府於2002年與永利、銀河及澳博三間公司簽署專營權合同,同時又於2002、05及06年分別批出三個副牌給威尼斯人、美高梅和新濠。
Keith在講的同時,又向與會者展示了多張路氹的發展前後對比圖,從當初如在氹仔及路環之間那片廣闊海域中一條幼長蓮莖,到今天我們熟悉的路氹城區,面積達6_平方公里,佔澳門那30.5平方公里總面積的兩成。
他總結了在路氹先後開設的各間綜合度假酒店,最先的是2006年4月開幕的華都,即今天的百老滙,然後有2007年8月開幕的威尼斯人、2008及2009年的四季酒店和新濠天地,之後由於金融海嘯而有一段短時間的停滯,但到了2011年5月又見銀河第一期開幕,金沙城中心緊隨其後,在12年4月開門迎客。2015年則見到銀河第二期及新濠影滙的誕生,今年則是永利皇宮及巴黎人。
不少午餐會的聽眾都有份見證過去十年的這一切。他們都說從來沒有想過路氹會變成今天這個模樣。而Keith亦與他們分享了一些關於路氹的有趣數據和小事。現在的路氹共有17間酒店,總房數超過2萬1千間;3個多功能館、6個劇場、1千3百個零售商戶、超過300間餐廳和過百萬呎會展場地。在2002到2014這段時期內,六個博彩營運商在路氹的總資金投入高達330億美元。
如果要拿澳門與世界另一個超級賭城拉斯維加斯相比的話, 後者一直都風光無限。那裏的賭收在2006年為67億美元,9年後的2015年,亦有64億美元。他們在2015年有4千2百3十萬訪客,住在14萬2千間酒店及旅館房中。訪客的平均逗留日數為3.4日。回望澳門,我們在2015年接待了3千1百5十萬旅客,酒店及旅館的總房數超過3萬2千,平均逗留日數是1.4日。
那麼澳門的未來到底如何?啊!我也想自己能夠預知未來呀!現在路氹中還未完成的博彩項目還有預計在2017年開幕美高梅和十三第以及2018年的上葡京,之後便是新濠天地的第五座大樓以及銀河第三、四期。然後呢?會不會真的可以「夢幻成真」,吸引更多賭客來訪;還是我們已經到了極限,而賭客們都已經被亞洲其他地區的賭場吸引過去呢?
為某些博彩經營者,輕軌和氹仔碼頭的開幕已經是不可或缺,特別是為了永利皇宮(以及將會開業的美高梅及上葡京), 因為它們的地理位置實在不能讓旅客方便到訪。
另外還有賭牌到期所帶來的不確定因素。澳門現時的賭牌將於2020或2022年屆滿,實際時間因應各份專營合約未有所區別。為一些營運商,離賭牌到期只有四年。而現在外界對於政府將如何處理續牌還是一無所知。到底政府會否簡單地延長牌照限期,讓一切維持不變?還是會開放新一輪的經營權競投,讓新經營者加入?
澳門人及一眾投資者在過去14年的成就的確十分驚人。我真的很好奇到底未來的14年會有甚麼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