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陰性》與《半張臉》:多角度交織的小城風景

 
 
去年底,和本欄前文介紹的《迷城咒》一書同獲第十三屆「澳門文學獎」本地組「中篇小說獎」的,還有另外兩本文學作品,分別是張健嫻的《陰性》與李宇樑的《半張臉》。小說《陰性》講述的是一個頗為沉重的生命故事:經歷流產的阿夜,經歷了一次「母之重生」的過程,這次意外流產不但令阿夜重新活轉、走過自身最陰暗之處,亦令她感受宇宙生息的無言之詩,打開一條無所謂對錯的活著之路……《陰性》作者張健嫻是澳門「新生代」創作人,除了文字書寫之外,亦涉足設計、媒體、劇場等多個領域範疇,已為人母的她所撰寫的這本書取材自其個人真實經歷,故此,在本屬虛構的文學書寫之中,亦滲入了千絲萬縷的個人感受,令讀者在品味文字建構的想像世界之餘,亦多了幾分連結現實人生的感動與感懷。
 
張健嫻的筆觸充滿女性的敏銳,靈動跳脫的文字,每每能擊中讀者內心深處最幽隱的角落,而令我嘆為觀止的,還有她對澳門小城街巷場景的細節描繪,不僅令讀者彷若親歷現場,更還原了穿越歲月的風貌氛圍。除了中篇處女作《陰性》之外,她早前獲第六屆「紀念李鵬翥文學獎」推薦獎的小說《迴旋與靜止》(店員丁)以及其他短篇小說,也都是令人在文字之間領略澳門城與人之風景的趣味作品。
 
至於《半張臉》的作者李宇樑,相信不少本地讀者都不陌生,本身是知名劇作家的李宇樑,近年亦涉足小說創作,此前多部作品在本欄亦屢有介紹,這次推出的新作《半張臉》則將書寫焦點對準這場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某天人們醒來,發現世界遽變,全人類從此公開只能露出半張臉……《半張臉》的故事結構以雙線鋪陳、螺旋式推展:忙於抗疫的澳門疾控中心女醫生,在事業與愛情之間周旋疲於奔命;匿藏於小城奢華酒店內的國際著名電影導演,向幾位神秘貴賓訴說世紀疫情中的一個女醫生遭遇,醫生與導演,到底誰是誰的故事中人?誰又在主宰誰的命運?
 
一場新冠疫情,頓令熟悉的世界變得陌生,我們不得不佩服的,是李宇樑對疫下世界的敏銳感受力和驚人創作力,從時間線推測,作者構思與書寫《半張臉》故事的時候,這場疫情仍處於剛開始的階段,能如此快速地因應疫情進行構思、創作以及定稿,除了作者的創作速度令人驚訝之外,更重要的,是對受重大事件影響的小城社會面貌的想像力──文學是一面時代的鏡子,文學作品或許出自虛構想像,但當中所映照的社會場景和人文風景,卻可以是真實無比、透視人心的。
 
 
 
Joe's Reading Life
Joe Tang 
Author and Playwright
 
Facebook
WhatsApp
Threads
X
Email

過往刊物

Living and Arts Magazine

NOW ON SALE

KNOW MORE LiVE 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