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多數人而言,哈薩克族人的生活充滿了神秘感。中國的哈薩克族人口約150萬,大多數在遼闊的新疆草原上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每年,哈薩克族牧民都會攜家帶口,趕著牲畜,跋涉千百里路轉場,生活似乎與他們千年前的祖先並無二致。
2012年,漢族作家李娟的散文集《冬牧場》(北京:新星出版社)讓讀者得以近距離凝視這個陌生的世界。作者跟隨一戶哈薩克遊牧家庭深入冬牧場,寫下了自己細膩的觀察和感觸,一出版即大受歡迎,後來更獲得人民文學獎殊榮。2021年2月,Astra House出版社推出了英文譯本Winter Pasture,由Jack Hargreaves和Yan Yan擔綱翻譯。
李娟被譽為當代中國最傑出的非虛構作者之一。她於1979年在新疆出生,但在祖籍四川度過了青少年時期。18歲時,她重返新疆,和母親在阿勒泰山區經營一間裁縫鋪兼雜貨店,主要顧客是哈薩克族的牧民。作為村中僅有的兩戶漢族家庭之一,李娟細心地觀察並記錄下了哈薩克牧民的粗獷生活。她以雪山和草原間的生活為主題,創作出版了多部散文集,《冬牧場》是其中最受歡迎、最具代表性的一部。
《冬牧場》記錄的是一個漫長的冬天。那一年,到處都流傳著小道消息,傳言當地政府為了防止過度放牧,要在次年起取消遊牧,所有遊牧家庭必須定居下來。急切希望記錄下最後遊牧生活的李娟決定加入一戶哈薩克牧民,與他們的三隻駱駝、五百隻羊和一百多頭牛馬一起,去往深山冬牧場。「冬牧場」是哈薩克游牧民族的冬季牧場區,從烏倫古河以南廣闊的戈壁,一直到天山北部的沙漠邊緣。這戶慷慨接納李娟加入的哈薩克家庭在她的筆下生動呈現:父親居麻,經常喝得醉醺醺,但對家人還算負責;大女兒加瑪渴望上大學,卻已開始感受到肩上的家庭重擔;兒子扎達在城裡的寄宿學校讀書,聰明卻不愛學習;九歲的小女兒努滾,是加瑪唯一的閨中密友;還有沉默寡言的母親,李娟口中的「嫂子」,在一切艱難困苦面前都堅韌平和。作者和這家人一起,穿越了無盡的荒原和沙丘。瘦弱的她幫忙趕羊,騎馬,追駱駝,建地窩子,化雪取水,補衣服,也會向這家人解說漢語的電視節目。
朝夕相處幾個月,李娟看到了居麻一家非凡的毅力和韌性。而居麻大大咧咧地表示,「在這樣的荒野裡,這樣的冬天中求生存的話,不能忍受痛苦是要遭鄙夷的。」李娟也時常站在旁觀者的角落,記錄下一家人生活中哈薩克傳統的痕跡:用打火機打出火苗在搖籃裡晃一晃,驅除邪靈;化開一勺羊油,塗抹在頭髮上,使其變得油膩、服帖又鋥亮;在路邊見到馬頭骨後,要掛在高高的地方——只為馬頭骨是高貴之物,不容踐踏,應放置高處。當然,現代的影響也慢慢滲入了這個遊牧家庭:他們有手機和電視,喜歡追逐最流行的歌曲;兒子扎達苦苦哀求父母為自己購買電腦,並提出在定居點的家中安裝網線;嫂子掃完地後直接把垃圾填入爐灶焚燒——已經不認為這是對火的冒犯,已經無視古老的禁忌。
旁觀的李娟用優美平實的文字描寫這個她不熟悉的世界,卻絕非獵奇或審醜,而是懷著對異族文化的尊重。4月,在與王德威、宋明煒進行的網絡對談中,李娟說道,「我拋棄了所有成見,完全進入這個世界,接受之前完全不理解的所有事物。我學著去欣賞這些貧窮、弱勢而勇敢的人們。」

作者對身邊發生的一切有敏銳的觀察力,用生動的筆觸描繪了貧瘠土地上的艱辛生活。她這樣寫道冬牧場中的羊群:「牧人的冬天艱辛寂寞,羊的冬天同樣漫長難捱。從十二月到次年三四月間,每一天,每一個清晨,羊群準時出發,在荒野中四處徘徊,尋食枯草。離開後的空羊圈因潮濕和溫熱而蒸騰著白茫茫的水汽。羊不在的白天裡,總是若有若無地灑著微微的碎雪粒。總是陰天,總是只可見朦朧的太陽。」遊牧生活的辛苦可見一斑。
在毫不留情的嚴苛自然面前,人自然會生出敬畏之心,開始留意到那些之前從未留意過的細枝末節。李娟開始觀察月亮的運行軌跡與其盈缺變化之前的關聯。她發現,在沒有月亮的暗夜裡,星空最激動,而只要有月亮,哪怕只是一彎纖窄的鉤月,銀河也會立刻暗淡下去。她還發現,進入荒野後,對太陽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觸,對月亮,卻變得無比親近。她用詩意的文字刻畫出身邊的世界和世界中的自己,並不羞於表露自己的軟弱和無奈:「還是那些傍晚,完美的圓月下,廣闊的東南風滿世界呼呼作響。而大地之下,卻安靜得如大海身處。只有天窗上破漏的塑料布不時『嘩啦』抖動。居麻一聲不吭地喝茶,嫂子在侍候茶水的間歇裏繡花,扎達對著手機發呆。門一開,加瑪攔腰抱著小乳牛扔了進來……這樣的情景沉甸甸地臌脹著我所好奇、我渴望得知的全部信息。卻找不到入口。我只是個外人。」這個作為「外人的」作者,敏感,瘦弱,有時笨拙,會搞不清楚狀況,卻總是真誠而堅定。
《冬牧場》雖然是散文集,但卻有類似小說的節奏和結構,用李娟自己的話說,這是一部「非虛構小說」。它打破了自然文學、旅行文學和個人回憶錄的邊界,包羅萬象,創造出了沉浸式的美妙閱讀體驗。Jack Hargreaves和Yan Yan撰寫的「譯者前言」亦簡明扼要地介紹了哈薩克族的歷史與現狀以及冬牧場的情況,為讀者提供了非常有用的背景知識。有了這本英文譯本,更多國際讀者也可走進這個來自時間深處的古老世界,一睹中國哈薩克族已近絕跡的生活方式,感受李娟文字的獨特魅力。
此外,今年2月,李娟的另一部作品《遙遠的向日葵地》亦迎來了英文版本,由 Christopher Payne 翻譯,Sinoist Books出版社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