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克拉拉與太陽》: 叩問人性與信仰的未來之旅

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日裔英國小說作家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的新作《克拉拉與太陽》(Klara and the Sun)是一本場景設定於未來時空的科幻小說,透過陪伴人類孩童的機器人“克拉拉”的視角,走入“後AI時代”的未來世界,引領讀者開展一程叩問人類價值之旅:究竟人類是什麼?愛又是什麼?
 
石黑一雄接受中國媒體訪談時曾提出,他在2014年左右萌生創作《克》的想法,原本只想寫一個簡單的兒童故事,做一本給四、五歲小孩子看的圖畫書,但當他將故事構思講給在書店工作的女兒聽之後,女兒卻坦言這個悲傷的故事不適合寫成兒童文學,於是石黑一雄轉而把這故事寫成了給成年人看的科幻小說。
 
故事講述:快要被新款式取代的B2型AI仿生機器人“克拉拉”,是未來世界用來陪伴兒童的一款“AF”(Artificial Friend),她依靠太陽能驅動,具有敏銳的觀察、推理與共情能力。某天,她在櫥窗中和少女喬西相遇,彼此都將對方視作最適合的夥伴,當克拉拉終於被喬西媽媽“買”回家後,這對人類與機器人之間的故事便由此展開……
 
從早期寫日本遺孀的《群山淡景》(A Pale View of Hills)與浮世繪畫家的《浮世畫家》(An Artist of the Floating World),再到《長日將盡》(The Remains of the Day)中的戰後英國貴族沒落,以及《別讓我走》(Never let me go)中克隆人的自我身份探尋……不論是傳統歷史還是未來世界,石黑一雄都展現出豐富的創作跨度和令人驚艷的多變性,不斷拓展新的書寫疆界。就故事情感層面而言,堪稱《別讓我走》“姊妹作”的《克》,是作者透過對人性的探索而展開的另一次叩問信仰之旅──克拉拉對太陽的信仰,亦似在呼應人類對宗教、對神的曠古信仰,當自然生物與超自然的“神”的關係,被置放於未來時空的科幻場景,也引發讀者對人類以及人類社會未來的一連串思考和往作類似的是,《克》雖是個關於未來的故事,但石黑一雄仍借用“科幻”的外殼,繼續書寫“人如何面對時代的變化”這一主題:當一個人投入巨大精力和情感去堅守一套價值,隨著舊時代逝去,他發現以前自己認為美好的東西,在新時代裡卻變得不再那麼美好,周圍人的看法也完全改變,這時會發生什麼?
 
機器人克拉拉存在的目的,是為了陪伴人類的小孩,讓他們不再孤單,可是,如果說人類的本質正正是“孤獨”,人類因此才成為獨立存在的個體,不同於批量生產的機器人的話,那麼,諷刺的是,對“孤獨”的恐懼與逃避,是否正慢慢將人類的這種獨特個性消磨殆盡?世界雖然很大,但大部分人其實也只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壽命有限的人類,難以拉開宏遠的視角,把自己的小世界置入更廣闊、更久遠的人類大世界中去反省和思考。也許,科幻作品的獨特價值之一,就在於它能利用文學的方式,放飛我們的想像力,讓我們能掙脫周遭那個狹小、封閉的世界,去大膽想像和深入思考一個更廣闊的天地宇宙。
Facebook
WhatsApp
Threads
X
Email

過往刊物

Living and Arts Magazine

現已發售 NOW ON SALE

KNOW MORE LiVE 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