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8635

魅力捷克

by
歐洲最引人入勝的古城之一布拉格,乃理想的度假勝地,沐浴於神秘清麗的市景中,叫人忘掉煩囂。於20世紀動蕩中不受破壞的歐洲古都,寥寥無幾,布拉格為其中之一。遊覽布拉格有如穿梭時光,回到從前。
 
布拉格有幸免受戰火洗禮,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幾乎完好無損,城中雄偉的城堡、古橋、金尖塔樓、鵝卵石小巷、圍牆下的皇家庭院和大教堂,倒影如舊的映入如鵝絨順滑的伏爾塔瓦河面上,散發着中世紀的餘韻,逾十多個世紀風彩依然。
 
始建於9世紀末,古城的輝煌時期可追溯至14世紀,當時在位的查理四世下令創建一個新城鎮,今天城中眾多的歷史建築也都在那個時代下誕生的。 
 
布拉格城內名勝古跡繁多,但分佈集中,每一都能令人駐足停留,故適合徒步遊。《特寫》之旅由漫步飢餓牆開始,這一中世紀防禦牆,位於佩特任山上,於1360年至1362年間由帝皇查理四世下令修建。
 
據悉,查理四世修築城牆,是為該市的窮人提供了生計,共渡飢荒時艱。古籍也有記載,捷克曾於13世代60年代鬧飢荒,修建這堵牆的目的不是戰略需要,而是僱用窮人,使其得以糊口。
 
佩特任有一瞭望塔,高踞布拉格城上,乃首都的一座鋼框架塔,於1891年落成,曾用作為電視訊號發射塔。只要花半小時左右,爬上299級樓梯,​到63.5米高的塔頂,俯瞰布拉格全城及周邊地區美景,不容錯過。
 
下一站是今趟旅程的首選景點:布拉格城堡。一座歷史逾1100多年的城堡,建於公元9世紀,更被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列為「最大的古堡」,意義不言自明,乃布拉格的像徵、現存宮殿的傳奇。
 
16世紀末,文藝復興走進了布拉格城堡,帶來一場科學和藝術的變革,城堡也隨時代步伐演變成一個收藏頂級藝術品的中心。到了18世紀,城堡於重建時加入了巴洛克建築風格,也成就了古堡今天的外觀。
 
雖然城堡現在是政府官邸,每天有重要首腦官員進出,但城堡大部分的地方仍對外開放參觀,因此值得花一天時間,慢慢由裡到外細心欣賞。
 
逾越世紀的布拉格城堡,見證着每一建築和歷史時代的變遷,位於城堡內的聖維特主教座堂,也是捷克境內最大、最重要的一座教堂,主教座堂至今擁有600多年的歷史,其塔樓俯瞰着古堡的屋頂。
 
主教座堂是哥德式建築的精彩範例,座堂西面立面有雙塔建築、由 Frantisek Kysela設計的玫瑰窗,大圓形的玫瑰窗,是描述聖經創世紀的故事,受巴黎著名的哥德式大教堂窗戶所啓發。
 
來到布拉格,又豈能不到查理大橋漫步? 由波希米亞國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查理四世始建,大橋至今仍屹立不倒。有一傳言,說用來粘合石塊的灰漿中加入了雞蛋,使其更加堅固。雖然這傳說無法證實,但是在現代進行了科學實驗,檢驗了灰漿內有無機和有機成分。
 
查理大橋長516米,寬約10米,橋身由16個橋拱組成,橋墩設有防冰塊侵蝕的防護物,橋上安放有30尊雕塑作裝飾,其中多數為巴洛克風格,豎立於1683年和1714年間,雕塑為當代所崇拜的聖人。
 
大橋兩側欄杆上的雕像,襯托着大橋的哥德式風格,構成格調相當和諧的美感。在1965年,橋上所有的雕像被換成仿製品,而真品現陳列在捷克國家博物館的石藝術分館內。
 
舊城廣場一直是布拉格舊城區的心臟地帶,滿佈美麗而神秘的古典歷史建築,而廣場上的天文鐘,更畫龍點睛呈現出捷克的民族色彩。
 
天文鐘安裝在舊城廣場的南面城牆之上,可稱得上是布拉格舊城的象徵標誌,每天吸引眾多的遊客前來一睹古鐘的風彩。機械鐘和天文日晷乃天文鐘最古老的部分,可追溯到1410年,由鐘錶師傅Mikuláš of Kadaň和Jan Šindel製造,後者是查理大學的數學和天文學教授。引人入勝的天文鐘面,代表太陽和月亮在天空中的方位,顯示各種天文資料,下部的日曆盤則代表月份。
 
在廣場裡的橫街窄巷,紀念品商店星羅棋佈,有着各式各樣的特色玩意,叫人不得不帶走一、兩件回家。此外, 逛街時,謹記穿一對舒適的鞋,因為布拉格最迷人之處,是隨處可見的鵝卵石街景。
 
下一期《特寫》將到布拉格猶太區一遊,一瞥猶太作家卡夫卡昔日於故鄉布拉格留下的足跡;其後乘搭一小時的火車,前往波希米亞小鎮Kukna Hora,參觀以4萬條生命堆砌而成的人骨教堂。切勿錯過。 
 
Facebook
WhatsApp
Threads
X
Email

來自作者

此類別更多的

專欄

廣告

廣告

廣告

過往刊物

Living and Arts Magazine

現已發售 NOW ON SALE

KNOW MORE LiVE 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