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沒有連綿起伏四周爬滿葡萄藤的山丘,也沒有葡萄酒生產商,也不會讓你對葡萄酒產生濃厚興趣的地方。但這地方卻有幸成了能讓人深入品味葡萄酒的亞洲城市之一,這當然跟富歐洲色彩的歷史有關。然而,曾經只重點單一進口葡萄牙的葡萄酒,曾只有一少部份人口懂欣賞的東西,現在正不斷奪得更多的本地人和遊客的歡心,紛紛洶湧而至,為了不止是葡萄牙的葡萄酒,還有享負盛名的法國品種葡萄酒及一眾來自新世界葡萄酒。
在澳門眾多行業中,葡萄酒行業近年來經歷了重大變化,以消費和貿易兩方面最為顯著。在2008年澳門減低了15%葡萄酒進口關稅,從此進口增加了一倍多。琳琅滿目的高級餐廳,都在尋求更好質量、更多品種的葡萄酒加入到他們的酒單中,賭場貴賓素來要求最好的,來自世界各地的貿易商和生產商把小城看作成打進蓬勃發展、利潤豐厚中國大陸市場的關卡。
今期《特寫焦點》訪談了澳門一眾酒商及侍酒師,也重點介紹了一些在勃艮第和波爾多釀於佳年的葡萄酒,也都不忘介紹葡萄牙最具藍血貴族身份的明星紅葡萄國產多瑞加。

Timothy Feather | 美夏國際酒業代表
近年來,葡萄酒在澳門乃至亞洲地區蓬勃發展。其帶來的機會眾多,但亦不乏困難之處。 Timothy Feather總結說︰「世上無易事,亦不應有易事。挑戰是必然的,讓我們保持清醒。然而,當前最大的挑戰是太多人想在酒業裡獲利,卻全然沒有專業知識或經驗。」 在消費者方面,新一代愛酒人士不僅享受葡萄酒的味道,亦欣賞其背後的歷史和傳統。
「新一代消費者樂意嘗試新的葡萄品種和來自其他地區的佳釀,不像老派愛酒人士那樣迷戀法國葡萄酒。話雖如此,法國葡萄酒在本地進口市場依然佔重要地位,澳門入口的葡萄酒中有近一半來自法國。」
儘管葡萄牙葡萄酒在本地市場還佔有一席之地,但其受歡迎程度平平。據Timothy Feather所指,「去年,葡萄牙葡萄酒只佔本地入口市場的百份之二十。」
由於在澳門工作居住的外籍人士(如來自澳洲、新西蘭、阿根廷和美國等)日益增多,新世界葡萄酒在澳門愈見普遍,其受歡迎程度已與日俱增。
Timothy Feather解釋說︰「很多人依靠網上資料或書籍自學葡萄酒,這潮流儼然已成為主流。」
為了保證質量,美夏只與家族型酒莊合作。「與我們合作的是真正了解葡萄生產、風土(terroir)和葡萄酒的專業人士,其中不少人是幾百年來時世代從事釀酒事業的。的確,一箱葡萄酒內往往蘊含近千年的歷史。」
Timothy Feather於1989年投身餐飲業,但一直到2008年時才真正踏足葡萄酒業全職發展。他對葡萄酒的興趣來自他在勃根地的首個旅程,期間愛上了Pinot Noir,「一個我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反覆欣賞其優雅、芬芳和細緻的葡萄品種。」

Luís Herédia | ─佳酌有限公司代表
自1989年定居澳門後,Luís Herédia 便在澳門為酒莊和酒商推廣葡萄牙葡萄酒。數年前,他決定正式在本地葡萄酒市場發展,並創立自己的公司。由於葡萄酒享獲零關稅優惠,澳門的葡萄酒業近年來急速發展,在葡萄酒品種和銷量方面均有增長。
他指出︰「葡萄牙葡萄酒從前在澳門佔主導地位,但澳門現在已從各大產酒國輸入葡萄酒。法國葡萄酒在容量和價值上均獨占鼇頭,其次是澳洲和葡萄牙。」
由於葡萄牙乃本地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旅客在餐廳往往會享用葡萄牙葡萄酒,而這也是向人們介紹葡萄牙佳釀的好機會。 Luís Herédia解釋說︰「作為產酒國,葡萄牙在亞洲地區的知名度還是非常有限。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要推廣一個新興國家,由陌生的產區以新葡萄品種釀造的葡萄酒需要不少時間。」
然而,欣賞葡萄酒已成為了新的生活模式,並在亞洲地區吸引了年輕一代的興趣。 Luís Herédia 在葡萄酒方面顯得甚為愛國,他說︰「Douro肯定是我個人最喜愛的產區。Douro分區乃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每次到訪當地,我都有很好的經歷。此外,當地的砵酒一直是葡萄牙的頂級之作。在著名雜誌評選中,某些砵酒更獲滿分,不少紅酒亦獲得九十五分或以上。」
António Lobo Vilela | for Universal Exports 代表
當初,葡萄牙Herdade de São Miguel酒莊要求Universal Exports在澳門代理其產品,儘管有不少阻力,後者還是欣然同意了。
António Lobo Vilela開玩笑說︰「每個葡萄牙男人均是足球教練及品酒大師。這生意是沒有風險的,因為如果我們無法售出葡萄酒,我們把酒喝了就是。」
但這盤生意並不是沒有挑戰的,正如他認真地指出說︰「這個市場講求潮流,我們必需跟從潮流,否則很快就會被淘汰。」
為了保證產品的質量,Universal Exports 的合夥人決定合資購買儲藏倉庫,但卻面臨高地價、租金昂貴等問題。另一挑戰是市場競爭︰港澳地區零關稅的推動下,澳門現有逾五十間公司進口葡萄酒, 「澳門的市場較小,這情況真的有點荒謬。」
為了應對挑戰,Universal Exports開展了不少商業計劃,如與位於氹仔舊城區的一間米其林推薦的Antonio餐廳合作。
「António是基於品質原因而選擇Herdade São Miguel系列葡萄酒,而我們為餐廳度身設計酒標也融入了我們的商標。這樣的品牌合作的確很好。」
Universal Exports的另一個項目是在澳門推廣葡萄牙的有機葡萄酒,並於Portocarro和Aphros等酒莊合作──後者正是葡萄牙首個,也是唯一以生物動能釀造獲認證的酒莊。 「我們相信有機葡萄酒在亞洲市場大有發展空間,因此比競爭對手早起步。終歸而言,我們的原則很簡單︰我們自己就是客戶,所以我們只會代理自己真正喜歡和欣賞的葡萄酒。」

Pedro Lobo | 百利臨酒業代表
百利臨酒業的合夥人之一Pedro Lobo說︰「葡萄酒一直是澳門本地文化的一部分,但時至今日,葡萄酒已成為投資。舉目所見,國內愈來愈多人開始投資葡萄酒市場,並購買和收藏珍貴的名酒。」
此外,葡萄酒亦通過電視、比賽、品酒會和品酒訓練班等形式與公眾接觸。Pedro Lobo說︰「現在,本地消費者對葡萄酒的認知已大為提高。」
百利臨酒業由四位合夥人於2009年創立,現已在上海及新加坡等地設有辦公室,並向亞洲各國銷售葡萄酒,如日本等。由於成員大多是葡萄牙人,葡萄酒因而成為主要商品。
Pedro Lobo 解釋說︰「當前我們面對最大的挑戰是葡萄酒知識的卻乏。市場上有眾多法國及意大利葡萄酒,而葡萄牙所面對的問題是市場推廣方面的嚴重不足。儘管如此,我們在中國大陸和香港市場上表現不錯,因為我們只代理品質已獲認證的佳釀。」
「在挑選葡萄酒方面,我們有三個原則︰品質、一致性和價格。我們不是純粹尋找便宜的葡萄酒,而是價格品質比較高的佳釀。此外,我們亦挑選適合亞洲地區口味的葡萄酒。」
澳門葡萄酒協會早於1988年創立,但在1995年──即葡萄酒博物館開幕的那年──才開始運作。創會主席Filipe Santos一直擔任主席一職。澳門葡萄酒協會乃非牟利機構,會員人數已達兩百人,其大多從事商業活動,且其中一半是女性。協會經常舉辦活動推廣葡萄酒,並不時安排品酒會及短期訓練課程等。
Filipe Santos說︰「各酒商每天發送新葡萄酒給我們,這有助我們舉辦活動。」
見證澳門葡萄酒行業發展的Filipe Santos總結說︰ 「本地葡萄酒市場國際化前,法國及葡萄牙葡萄酒在市場上佔主導地位。
現在,眾多國際大型酒商為澳門帶來了很多新的葡萄酒選擇,傳統的澳門酒商已無法趕上這步伐了」。或許,這正是行業迅速發展的代價。
葡萄酒教育
旅遊學院葡萄酒協會於2006年創立,為師生提供學習葡萄酒的機會。自此,每一任葡萄酒協會主席均成為葡萄酒業內出色的從業員,並擔任買家、侍酒師和交易員等職務。
助理教授Baudouin Neirynck博士指出,學生們認識到葡萄酒在澳門愈來愈受歡迎,而這個新興市場更提供不少就業良機,尤其是各大酒店和賭場等均聘請侍酒師。
他解釋說︰「旅遊學院舉辦的葡萄酒及烈酒教育基金會(Wine & Spirit Education Trust)訓練課程經常超額,這反映葡萄酒從業員以及其他有興趣的人士希望深入了解葡萄酒。對學生而言,葡萄酒已屬社交技巧之列。」
來自比利時的Baudouin Neirynck於瑞士大學畢業後,早於1987已來到大中華地區。其後,他在美國及澳洲等地完成了碩士及博士課程。
他小時候已對葡萄酒感興趣,「我祖父當年有一個規模龐大的酒窖。生有七個女兒的他,在每個女兒出生後三到四年後便著手購買供她們婚禮用的美酒了。」
十六歲時,Baudouin Neirynck在勃根地葡萄酒之都Beaune實習,他對勃根地美酒的熱愛一直延續至今。 勃根地美酒的確是他的最愛,「這是屬於我內心的東西,我非常喜歡勃根地的兩種葡萄品種︰Pinot Noir和Chardonnay。」
進口葡萄酒
紅葡萄酒 – 佔入口總量90%
白葡萄酒 – 佔入口總量6%
其餘包括香檳、起泡酒和波酒
2010年法國進口葡萄酒佔入口總量35% 當中83%屬貴價酒 其次為葡萄牙葡萄酒佔入口總量26% 當中貴價酒只佔3.4% 第三為澳大利亞佔入口總量9.3% 當中貴價酒只佔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