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澳門本地的時裝設計人才而言,參加亞洲頂級時尚活動之一的Centrestage(香港國際時尚匯演)是邁入其他市場,特別是中國大陸的第一步。
「我們想跳出舒適區,看看是否還有其他市場,」Nega C.的設計師徐雅婷說。Nega C.是被選中參加香港Centrestage的十二個澳門品牌之一。
9月5日至8日,Centrestage聚集了來自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約二百三十名設計師。澳門設計師聯合舉行了一場「澳門時尚匯演」,展現本地設計的力量。對大多數設計師來說,這也是一個展翅高飛,尋找新市場的機會。
「Centrestage讓我有機會聯繫到許多買家,香港、中國大陸的,還有來自迪拜和土耳其的。」La Mode Désir品牌的設計師吳嫦艷說道。
I.N.K品牌聯合創始人之一陳小龍也說:「我們見到了很多國外買家,例如來自印度和迪拜的。他們看了產品目錄,說我們品牌的價格和風格非常適合當地市場。」他坦承,對這些積極的反響感到「非常驚訝」。
目前I.N.K.只販賣至台灣和中國大陸,但澳門的時尚「護照」正在收集一些新的印章。
「我們剛剛和歐洲Amazon以及(北美平台)Celadon敲定了第一筆訂單。」ANIFA品牌代表之一Alvin Fung說道。
不過,大多數澳門設計師還是堅定地將目光投向了中國大陸。Alvin Fung透露, ANIFA正在最受歡迎的中國社交媒體平台——微信上建立自己的商店。另一方面,他們也正考慮在澳門或香港開設門店。僅去年一年到訪這兩個特區的大陸遊客就超過七千七百萬。
「要建立一個品牌,需要在互聯網上和街頭都有存在感,否則顧客無法意識到品牌的真正價值或歷史。」Alvin Fung說。
另一品牌Worker Playground的設計師鄭志達並不同意。Worker Playground在成都和北京設有商店,但他說:「現在人們所有東西都是網購的。」
鄭志達覺得,電子商務的流行為跳出澳門這個舒適區開闢了新的機遇。
他說:「澳門市場規模太小,但不必擔心。像我們這樣的獨立品牌,潛在客戶本來就有限,但通過互聯網,我們突然發現,顧客其實並沒有那麼少。」
聚光燈下半小時
在文化局的贊助下,澳門生產力和技術轉移中心(CPTTM) 負責為澳門品牌參與香港 Centrestage做準備。「那是春節後不久,」副理事長關治平回憶道。
主辦Centrestage的香港貿易發展局(HKDTC)官員來到澳門,舉辦宣傳活動,吸引本地設計師的參與。
關治平說:「我們協助設計師做一些行政和物流工作,但他們必須自己登記報名。」
CPTTM理事長孫家雄解釋說,澳門總共有十五名設計師和品牌申請參加今年的Centrestage。之後,由香港時裝界高管、學者和傳媒組成的委員會選出了十二名。
「 Centrestage一共只接受二百個左右參展商,其中近5%來自澳門。我認為僅這一點就意味著我們今年的參與是成功的。」孫家雄說。
篩選完成後,主要目標就變成了打造一場精彩的時裝匯演。
「設計師們準備了半年,」孫家雄說。半年的努力最終凝結成三十分鐘的匯演,每個品牌只能展示六件單品。
「我當然希望可以展示更多,」Worker Playground的設計師鄭志達說:「六件真的很少,只能體現我們品牌風格的一小部分。」
「雖然整場匯演只有半小時,但有很多傳媒到場。而且現在,社交媒體上的一則訊息就可以將品牌推介給廣大觀眾。」關治平強調。
她表示,Centrestage是「亞洲最具影響力的時尚活動之一」。她補充說,這一活動「在設計師和經銷商的聯繫方面」組織力「非常強大」。 HKDTC會「深入研究品牌及其特點,尋找合適的買家」。
本地時裝品牌Nega C已經初嘗甜頭。「我們已經遇到了一些符合我們要求的潛在買家。我們不想大規模生產,希望找到那些追求獨特產品的經銷商。」設計師徐雅婷說。
另外,關治平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設計師可以用專業模特、化妝師和燈光師拍攝產品照片。她解釋說:「這些圖像對推廣品牌至關重要。」
事實上,CPTTM工作人員和品牌設計師都強調,Centrestage的重點不是售賣產品,而是宣傳品牌,建立聯繫。例如,品牌Clássico Moderno組織了一個僅限買家參與的活動。「目的是為了看到更多的風格以及不同創作結合的可能性。」設計師劉嘉榮說。
關治平表示:「一位設計師告訴我們,有個買家來和她談了三次。這確實是一個建立聯繫、交流溝通的好地方。經銷商可以進行市場調研,但這裏可能不是下訂單的合適場所。」
自2012年以來,Worker Playground設計師鄭志達一直是這類國際活動的常客。他認為,建立的關係有時會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發揮作用。
他說:「今年我就和Shark Watches一起合作了。」Shark Watches是一家在亞馬遜上銷售的北美手錶品牌。「我畫了手錶圖樣,他們負責生產以及配置其他配件。」他解釋道。
Chavin設計師鄭敏靜則找到了另一種方式推廣她的服裝品牌——電影。在過去七年中,這位澳門設計師與葡萄牙、香港和中國大陸的多部電影合作,甚至還包括在澳門拍攝的好萊塢電影《非常盜2》(NOW YOU SEE ME 2)。
澳門混搭
曾在CPTTM和澳門理工學院教授時裝設計三十多年的吳嫦艷對澳門年輕一代的成就感到自豪,並透露:「其中有些是我的學生,我甚至還幫他們準備」參加Centrestage。
當這位經驗豐富的女裁縫創立自己的品牌La Mode Désir時,「沒有人知道澳門,我必須學習如何展示這座城市。」但現在,情況已然大不相同。去年的香港Centrestage中,「二十個最受歡迎的品牌中,有兩個澳門品牌。」孫家雄說。
ANIFA 品牌的Alvin Fung認為,澳門的多元文化特性可以成為一個巨大的優勢,「我們的設計來自澳門,希望向人們展示澳門的精華,因為我們擁有豐富的文化,中西合璧。」
即使是專注於「朋克」休閒時尚的I.N.K.也沒有忘記這座城市的獨特之處。陳小龍微笑著,轉了轉一件外套的金屬色調袖子,神奇地露出了黑白的澳門特區旗幟。
Chavin品牌也試圖將「更西方」的風格和面料,例如牛仔布等,與中國的縫紉和刺繡技術相結合。Chavin在Centrestage上展示時,伴著中國民族歌手薩頂頂的歌聲,設計師鄭敏靜表示靈感源於中國戲曲面具和清朝風俗——由於電視劇《延禧攻略》的熱播,清朝文化在中國大陸風靡一時。她解釋說,西方人對中國文化日益增長的興趣也轉化為對「中國製造」時裝設計的更大需求。
此外, ANIFA的Alvin Fung還認為,中國消費者對「原創」中國風設計「越來越感興趣」,香港奢侈時尚品牌Shanghai Tang(上海灘)的成功就是明證。
「現在不像過去了,以前人們覺得中國製造等於質量差,」他感嘆道。 「我由衷相信,現在是在中國大陸推出時尚品牌的最佳時機。」他說。
雅緻的力量
香港設計師何昀霖(Kevin Ho)畢業於倫敦時裝學院,主修女裝設計。2015年,這位年輕的設計師以「THE CROSSING」系列在香港青年時裝設計家創作表演賽(YDC)中奪得派對服及晚禮服組冠軍。
可持續時尚
9月,非營利環保團體 Redress在Centrestage(香港國際時尚匯展)舉辦了全球最大型的可持續時裝設計大賽——Redress設計大賽。來自世界各地的十一位新晉時裝設計師在天橋上呈現了自己的作品,展示如何用轉「廢」為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