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本地女跑者全力備戰去年的澳門國際馬拉松,實現了自己的目標
2020年12月6日,銀河娛樂澳門國際馬拉松如期舉行。馬拉松路線以氹仔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為起點,途經世遺景點媽閣廟以及嘉樂庇總督大橋等城市標誌地。儘管受到疫情限制,報名仍然十分踴躍,共有1400人參加全程馬拉松(42.195公里),4800人參加半程馬拉松(21.097公里),5800人參加迷你馬拉松(約4.5公里),共計12000人,其中4400人是女性。
張盈(Vivi)就是其中一位出色的女選手,她以3:29:07的好成績完成了馬拉松賽程,在年齡組內排名第3,總排名第146位。Vivi對高難度賽跑並不陌生,她是澳門第一位完成171公里長的「環勃朗峰超級越野賽」的選手。她擁有臨床心理學學位,也多次參加本地和國際賽事,跑步對她戰勝抑鬱症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為了備戰澳門馬拉松,Vivi提前在松山公園步徑進行訓練。


Vivi
「半程馬拉松我已經參加過四次,這次是我第二次參加全程馬拉松。在澳門跑馬拉松對我來說有特殊的意義,因為這裏是我出生和成長的地方,」Vivi說。「2020年,由於疫情,我無法參加國外的比賽,所以改在澳門練習馬拉松。我的目標是在3小時30分鐘內完賽。這對我來說挑戰很大。」她說。
提及備賽工作時,Vivi表示,良好的飲食和營養必不可少,避免受傷也很重要。
「為備戰馬拉松,我進行了非常密集的訓練,但說實話,這也意味著受傷的風險很大。不過,我的目標一直很明確,我就是喜歡跑步,」她說。「我覺得跑步能給我帶來巨大的成就感,所以即使有受傷的風險也會一直堅持下去。我每星期都會進行三次強化訓練,相當辛苦,但每次完成一次訓練或比賽,我都會覺得自己完成了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這種感覺激勵我堅持下去。」
「有些人跑步時可能會聽音樂,但我更喜歡聽自己的心跳聲、腳步聲,」Vivi補充道。「有時候,當你深入心流時,甚至可以感受到身體裡的血液在流動。我喜歡這種感覺。跑馬拉松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但這種痛苦是有盡頭的。我想,如果我連抑鬱症都可以克服,跑步帶來的身體痛苦又算甚麼?」澳門國際馬拉松女子組最終由中國選手張德順奪冠,她憑藉2小時28分43秒打破女子組紀錄。
另一位參加馬拉松的本地女選手是葡籍設計師Sofia Bobone,她自1997年起就在澳門生活。49歲的她首次參加澳門馬拉松,選擇了半程馬拉松組別。大約16年前,她參加了「動感亞洲」(Action Asia),一項包括田徑、騎行和游泳的綜合性越野賽事,之後開始更頻繁地跑步訓練。


Sofia Bobone
「其實我並不鐘意跑步,」她笑著說。「跑步是為了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她補充道,強調戶外是另一大動力。「戶外跑步很吸引我,因為我是一個超級『戶外』的人。」
Sofia更常練習長跑而非短跑,她在參加半程馬拉松賽前一個月提升了訓練強度。「不備賽的時候,我每次訓練一般是跑七八公里。」
「為了準備半程馬拉松,只要訓練一到兩次15到17公里就可以了。」
關於飲食,Sofia表示沒有任何特殊限制,因為自己一直堅持「均衡健康的食譜」。
「因為馬拉松比賽早上6點開始,所以我賽前沒有進食,但前一天攝入了比平時更多的碳水化合物。」
Sofia坦承參賽是「為了好玩」,但她仔細分析了賽道並準備策略,希望能在兩小時內完成半程馬拉松。
「這次賽道在城區,但我更喜歡在鄉村跑步。我住在路環,那裏空氣比較乾淨。不知道空氣質量對跑步表現是否有影響——我只知道在城區跑步會感覺到很多污染,雖然路面更好跑一些,」Sofia在路環備賽訓練時表示。
在賽前,Sofia與其他友人一起訓練,但在比賽當天,更像是單槍匹馬在戰鬥。
「女性是很有好勝心的。你可以說這是一場和自己的比賽,沒錯,但不止於此。換言之,我的目標是在兩個小時內完成比賽,但如果我認識的其他人比我做得更好,我會很不爽,鬥志昂揚。」
最終,Sofia也實現了自己的目標,以1小時58分44秒的成績完成了半程馬拉松,排名第3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