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ol燈籠是菲律賓最著名的聖誕飾品。無論在菲律賓國內,還是在海外的菲律賓人社區,聖誕節期間家家戶戶都會掛上Parol燈籠。最初的parol燈籠用細竹框架製成,呈星形,外邊包上彩色玻璃紙或宣紙。燈籠的兩個尾巴象徵著明星的光芒。對於菲律賓天主教徒來說,Parol燈籠象徵著引領東方三聖尋找聖嬰耶穌的伯利恒之星。
如今,菲律賓人也常用回收材料製作parol燈籠,如塑膠杯、糖果包裝紙、飲料吸管、再造紙和貝殼等。現在的parol燈籠形狀各異,大小不一,可以是圓形、長方形或正方形。
每年11月和12月,parol燈籠隨處可見。每個菲律賓家庭、辦公室、學校和商場的視窗和門口都會掛起Parol燈籠。許多街道都裝飾著這些五顏六色的parol燈籠,客車和私家車也掛上微型parol燈籠。如今的parol燈籠還裝上了閃爍的燈泡,變得更加炫麗多彩。菲律賓學校會教學生們製作parol燈籠,還經常會舉辦parol燈籠巡遊活動,展示學生們的作品。
聖誕節的傳統少不了聖誕樹。為慶祝每年的聖誕節,世界各地的數百萬家庭都會在家裏擺上真正的聖誕樹,用其芳香和美麗來襯托節日氣氛。
樹是生命的象徵。用樹裝飾的傳統比基督教還要古老,並非專屬於某個宗教。這一節日習俗不僅觸動我們的視覺、觸覺和嗅覺,也關聯著我們的傳統、希望和善意。
早在聖誕節出現之前,埃及人就有用棕櫚枝裝飾的傳統:在12月份全年白晝最短的一天,他們會把綠色棕櫚枝帶回家中,因為綠色棕櫚枝象徵著生命戰勝死亡。羅馬人也會在冬季農神節用常青樹裝飾自己的家園。德魯伊祭則會用金蘋果裝飾橡樹來慶祝冬至節。
在中世紀,人們把天堂樹(一種掛著紅蘋果的常青樹)當成亞當和夏娃在12月24日盛宴的象徵。
關於聖誕樹的最早記載可追溯到16世紀。在德國的斯特拉斯堡(現在屬於法國),家家戶戶,無論貧富,都會用彩紙、彩帶、各種各樣的錫紙片、水果和糖果來裝飾杉樹。這一傳統流傳到了整個歐洲,並隨德國移民傳播到了大西洋彼岸的美國。隨著官方聖誕樹點亮儀式和國家間互贈聖誕樹禮品等活動,聖誕樹習俗流行起來。
18世紀,出現了用點燃了的蠟燭裝飾聖誕樹的最早記錄。如今,美國每年都會在白宮草坪上舉行國家聖誕樹亮燈儀式。
聖誕樹裝飾品的傳統顏色是綠色、白色和紅色。藍色和白色常用作冬天的象徵。金色和銀色也很受歡迎。但是,到了現在,聖誕樹飾物似乎可以是任何顏色、任何形狀,比如粉紅色、酒紅色、條紋狀、斑點狀、方格花紋……甚至要考慮聖誕樹飾物顏色與家裏傢俱顏色搭配的問題!
以前,澳門人很難買到真正的聖誕樹,需要靠香港供應商把聖誕樹運過來。一些本地苗圃已注意到了這一商機:澳門越來越多的外籍人士和本地人希望家裏有一顆真正的聖誕樹。這些苗圃現在開始在澳門發售真正的聖誕樹。目前,一棵6英尺高的聖誕樹,價格在1300至1500澳門元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