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20140604macau436991

成功之訣

by
回想二十五年前, Andrew Stow有幾位朋友從里斯本帶來五十個葡式蛋撻鋁模給他,他們當時絕對意想不到會有今天的成績。
 
事實上,這間遠近馳名的安德魯餅店是由一位英國人開創的,而他就是Eileen Stow的哥哥。安德魯餅店的始祖是位於路環市區,享有二十五年的美譽。就正如她說: 「好生意得令人難以相信。」
 
她說:「我們的處境就是要盡量滿足需求量。 雖然這是好事,但是挺棘手的。從糕餅的制作方面來說,難處是我們需要尋找更大的製作空間。」
 
Andrew當時是以自己的暱稱來命名餅店。那時候在凱悅酒店工作的同事都是葡國人,就只有他是英國人。 在1989年時,他的餅店一天要製造二百個蛋撻﹐發展至今,一天幾乎要整一萬四千個蛋撻。無可否認﹐安德魯餅店確實需要更大的空間。
 
Andrew在2006年逝世後,餅店便由其女兒和妹妹共同經營。Eileen回想起當初並說:「 Andrew的餅店當時聘請了三位麵包師傅和一位女店員。」
 
Eileen繼續說:「當Andrew經營餅店時,所有生產程序也是在這小餅店完成的,包括蛋撻、麵包和蛋糕。現時,我們在餅店只能做到烘焙這個步驟,而整個製作過程其實是在氹仔北安完成的。因為在2006年時,我們在那裡購置了一間小工廠,真是謝天謝地,自始我們不得不租一個額外的地方。我仍然有繼續尋找另一間工廠,但價格不停地往上升。」
 
Eileen要經營安德魯餅店和管理130個員工,她認同:「小生意就如坐過山車,升時喜,墜時恐。」
 
因此,她該如何令事業穩如泰山?她表明:「我不打算擴充規範,只求保持簡單而平穩。」
 
Eileen認為澳門旅遊業的發展和勞動人口的增長令「任何生意都能發展起來」。但她不確定這是否最重要的事。她笑說:「比起賺錢,我更加關心澳門前景。我很滿意自己的生活,不好嗎?」而Audrey Stow也有同感,她是Eileen的侄女以及工作伙伴。Eileen說:「她今年24歲,很滿意生意的現況。因為她並不貪婪,也沒有一顆想當大人物的野心。」
 
 
正確之道
 
遠離繁囂的市中心,路環島和氹仔島均設有安德魯餅店。
 
Eileen說:「事實上,我正在供應給八個銷售點。當中有兩個是銷售蛋撻的主力, 一個設於路環,而另一個設於威尼斯人大運河購物中心,於2010年進駐的。」
 
設於路環的安德魯餅店依然是最盈利和最受歡迎的。
 
Eileen澄清:「雖然我們也有為威尼斯人的貴賓廳供應蛋撻,但這是唯一的例外。 我們不會供應給第三方。」
 
澳門半島和新馬路都是具有魅力的地區,她很可惜市中心沒有葡式咖啡店。雖然如此,但她並沒有意欲把生意搬往那兒。
 
Eileen為此解釋:「我喜歡餅店就在島上。 現在,我們漸漸成為氹仔和路環的象徵。」她表示自己是澳門路環居民協會的榮譽會員。Stow一家深信餅店為這個曾屬漁村的地方添上光彩。
 
她說:「藉着與本土居民團體交流,我知道他們都為自己所居住的鄉村正是澳門葡式蛋撻的發源地而感到驕傲。」Eileen說當時的中國人稱Andrew的「傑作」為「葡撻」,正如著名的葡式蛋撻 。
 
「他們只好這樣稱呼它」她繼續說:「Andrew當時有很多葡國朋友,他想做些好東西來討他們開心,所以他嘗試制作「葡式蛋撻」,可是他又沒有其食譜。於是他不經意地「創造」了葡撻。
 
當提及到不同蛋撻的比較,Eileen並沒有直接回應。 她說:「中國人喜歡Andrew的葡撻是因為那是他們所認識的葡撻。 這是無法比較的, 何解人們都喜歡這樣問?味道不能作辯論的用途啊!」
 
其實,Eileen和Andrew曾經都非常介意他們的蛋撻會跟葡國的不一樣。
 
她詳述:「葡式蛋撻偏向採用法式奶油,然而Andrew的蛋撻偏向採用英式奶油,他做出酥脆可口的糕餅,其焦糖鋪設於表面,在英國可吃不到這種,她強調每個顧客的口味都不一樣。葡國人往往喜歡佈滿肉桂的深色糕餅,中國人則不喜歡。」
 
 
蛋撻之役
 
在1979年,Andrew Stow第一次來澳,當他最後決定要開創自己的事業時,蛋撻並不是他的「賣點 」。
 
在他向銀行提交的第一份計劃書中,葡式蛋撻在名單上僅列為第四,而其餘是麵包、生日蛋糕和提子乾麵包,以作為餅店的主打。
 
可是,時間證明這個安排是錯的。不久,Andrew 便意識到這小小的黃色蛋糕不單在澳門大受歡迎,更從香港蔓延至整個亞洲。
 
Eileen回想起1997年,當Andrew決心在香港創一分店,她形容這時期為蛋撻之戰。你能猜到他的分店開張不久後發生了甚麽事情嗎?
她繼續說:「此後,蛋撻的冒牌貨充斥著每個角落,在事業中,挫折比起成功令人獲益更多。想當初,因為沒有預計香港的競争力而導致生意幾乎被摧毀,財政極受影響,因為當時人人都視蛋撻為賺錢的新機遇。」
 
安德魯餅店經歷風雨後終於穩步上揚,他們現在在香港怡東酒店取得獨家許可。
 
在亞洲其他地方 ,Eileen一邊畫地圖一邊說:「在15年前,我們取得兩張特許證,分別在日本和菲律賓。老實說,目的不在於賺取金錢,而是為了博得更多名氣, 卻又不是為了要擴展事業。 我們關心的是品質的控管,並追求其完美。 」她強調:「一定要堅持原則。」
 
品質控管在澳門一樣很重要,但沒有人比Eileen更會品評蛋撻的味道。然而﹐她會親自這樣做嗎?
 
「當你每天都看見這些蛋撻﹐你不會特別想品嘗他們。」 她笑說:「在質量控管時我偶然會吃一個﹐但我鮮少在餅店內取之。」  她很坦白地說: 「我通常更容易受新產品吸引 。」
 
除了蛋撻, 安德魯餅店的蛋白蛋糕、天使蛋糕,還有其他不同種類的麵包也是非常有名氣。  關於安德魯餅店的蛋撻的成功之道, Eileen深信其主要原因是:「我們的食譜和成份從來沒有改變過,也不會為了盈利而作出改動,我認為這就是其他競爭者之所以不能成功的原因。」
Facebook
WhatsApp
Threads
X
Email

此類別更多的

專欄

廣告

廣告

廣告

過往刊物

Living and Arts Magazine

現已發售 NOW ON SALE

KNOW MORE LiVE 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