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聽着Leonard Cohen以他那粗嘎的聲線唱出「dance me to your beauty with a burning violin以一把熱熾的小提琴琴音把我舞至你的美麗之下/ dance me through the panic 'til I'm gathered safely in以舞步讓我從驚恐中找到安全 / lift me like an olive branch and be my homeward dove 成為帶我回家的鴿子,把我如橄欖枝般啄起/ dance me to the end of love 把我舞到愛的盡頭」時,我都會對愛情有多一點信心,即使這首歌其實是由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瘋狂所啟發的。始終聽歌都是聽者有意、作者無心,聽者想一首歌是甚麼意思,它就是甚麼意思,這與舞蹈其實一樣。
八月終於來臨,而我們亦決定通過帶給你一系列關於城中一群出色舞者的故事與你一起舞至夏末,當中也可能可以幫開展你走向舞蹈的第一步。
今期的封面是本地芭蕾舞舞者及導師、美貌與技術並重的梁穎欣小姐。當她在翩翩起舞時,她的表情及動作都是在為觀眾講述講故事、與我們交談、讓我們有所感受。
的確,舞蹈其實與感受關係密切。試想像一下Pina Bausch在她的舞步裹所投入的情感、憂鬱及存在主意思潮。我們的本地舞者Candy Kuok雖然不是Pina Bausch,可是當她的舞步遇上一些意味深長的概念,例如對澳門的回憶、這地方的過去及風景時,她的舞蹈確實會進入一個深遠的境界。
正如澳門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餐廳,這裏的舞蹈風格也雲集了世界各地的舞藝精華。從印度的舞者Victor Kumar到巴西的Giovanna Leoni;從Varie Anderson的鋼管舞到Emma Seward的Macau Glee Club,澳門有着一系列不同的風格讓人嘗試,只要你再多翻幾頁,就可以開始閱讀他們的故事。
說起嘗試,不要忘了到我們剛翻新過的CLOSER網頁www.macaucloser.com 去看一下,並且訂閱我們即將出版的每週快訊。這些都可以讓你緊貼着城中發生的大小趣事,讓你與澳門變得更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