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70729_ultrahigh-

茶與養生之道

by

茶的分類

據評茶師Bettina Ng所述,茶葉的種類乃依照著製造過程中發酵程度輕重而分門別類。發酵的意思是指,茶葉被多酚類物質氧化的程度,而通常在茶葉曬乾前透過鍋炒或高溫蒸氣方式中斷發酵。
 
 
 
 
不發酵茶
 
此茶完全未經發酵,帶茶的原甘,葉子經簡單的殺青和乾燥後,則進行包裝。此茶也可經蒸煮、揉捻後卷成小球,以突顯茶的香味和口感。這製造過程令茶葉保留了鮮茶味。
 
常見茶種:雲霧茶、龍井、白牡丹
 
 
 
 
部發酵茶
 
此茶為一大類,但凡發酵程度10%至80%的茶葉均歸入此類別,茶半發酵至微黃至棕褐色,散發著微妙的郁香。
 
常見茶種:
輕度 (10% – 20%):香片(包種茶加茉莉花瓣)、包種茶
中度 (20% – 50%):烏龍、凍頂烏龍、鐵觀音、天仁茗茶  
強度 (50% – 80%):白毫烏龍
 
 
 
 
全發酵茶
 
指茶葉經過全面發酵後,由原來全綠色轉變為全紅色,即大家所熟悉的「紅茶」(西方人稱之為「黑茶」)。其全發酵的特性,移除了茶青素等刺激的物質,茶葉經過萎凋、揉捻、發酵和乾燥後才變成紅茶,常帶有麥芽糖的馨香。
而紅茶一般分為大葉種和小葉種,只有中國具備較優良的小葉種,外國種植的都是大葉形的亞薩母種,必須切碎包裝出口,所以又名「碎紅」。
 
常見茶種:祁門紅茶(一級)、金鼎紅茶
 
 
 
 
後發酵茶
 
此茶殺青後,長年累月於空氣中存放「老化」,透過空氣中微菌、濕氣自動氧化,從而進一步發酵,改變茶味,存放時間愈長,愈是醇美。茶色也由青轉啡紅,入口更醇和。
 
常見茶種:
普洱茶磚、野生茶、可以興茶1990、廷普洱散茶2000
 
 
 
 

 

泡茶之道

 
中式茶道,華人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既是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也是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
據永利澳門茶藝師Fiona Wan表示,泡功夫茶共分四步曲   
 
1.溫壺
其作用是為了提高茶壺的溫度,是茶葉遇熱爾散發香氣。
 
2.洗茶
也稱作醒茶,其目的茶湯更加清測潔淨。
 
3.沖茶
沖查時需要注意不同的茶使用不同的溫度。
 
4.斟茶
斟茶的時候七分滿,留三分為人情。
 
 
 
 
 

 

茶與養生之道

 
1.養生茶譜,輕鬆改善睡眠
 
• 把菊花乾(10克)放入開水煮五分鐘。菊花清肝火,抑制肝熱,以防失眠、頭暈、煩躁和眼乾澀。
• 蓮子心(5g)、甘草(5克)泡熱水10分鐘,茶微苦,清心火,有助緩解失眠、煩躁口乾。
 
 
2.常見養生療效
 
烏龍茶:維他命C豐富,有利皮膚,有助減輕肌膚不適,增強代謝酶,降解脂肪、膽固醇,改善脂肪代謝,舒緩支氣管肌。
普洱茶:有助消化、分解脂肪,有助治療動脈硬化、感冒、出血和肝炎,含​豐富的維他命C,易於人體吸收。
 
 
3.注意事項
 
濃茶可能使人體系統過度興奮,影響心血管、神經系統的運作。對於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過度飲用濃茶可影響血壓,引致心臟不適。
喝太多茶或茶太濃,可影響人體常量元素(如鈣)和微量元素(如鐵和鋅)的吸收。
Facebook
WhatsApp
Threads
X
Email

此類別更多的

專欄

廣告

廣告

廣告

過往刊物

Living and Arts Magazine

現已發售 NOW ON SALE

KNOW MORE LiVE 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