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說話」(MAP)將在全市範圍內掀起建築行業創意新高潮

「石頭說話──澳門建築的前世今生」(MAP)由非營利文化組織巴別塔舉辦。巴別塔一向以創造藝術、建築及環境領域的學習機遇為本,是次舉辦MAP,將展開探索建築與其他藝術媒介在公共空間的關係,提倡城市文化、實驗及革命精神,啟發人們換一種思維思考我們所居住的城市。
MAP於十月「國際建築月」內舉行,包括展覽、演出、講座、新書發佈、電影、工作坊,及多個與公眾共同創作的藝術介入公共空間活動。MAP更特別設計多個具教育意義的童樂活動,讓全家大小都有機會在趣味中學習建築與藝術知識。
MAP着眼於建築與藝術對文化、城市及社會發展所帶來的影響。而它所探討的問題其實顯而易見:建築和藝術,在打造美好城市、提高生活質量和塑造美好未來方面,能夠扮演甚麼樣的角色?

城市空間裏的身體漫遊
Cie. Willi Dorner
來自維也納的舞蹈藝術家Cie. Willi Dorner將攜本地二十五名舞者共同舉辦工作坊,隨後會在中區舉辦公開表演。這位舞蹈導師將與一班本地舞者和雜技演員攜手,在不同建築之間遊走,做在地表演。這個活動旨在發掘城市功能結構,揭示肢體移動可行性,及行為舉止的規則和侷限。

遊樂園
「遊樂園」是一套三個專為小朋友而設、具有彈力和色彩繽紛的空間裝置,將被放置在澳門的公共空間中,彷如一個人形般大小的樂高在海灘上的一個浮標。除去平常的海灘背景,浮標的三種顏色將作為一種結構元素,用這些物件創造出一個充滿光和色彩但應該屬於別處的空間。浮標為縱橫交叉結構,創造出一片陰涼地讓
市民可以小憩一下,讀完一個故事。

「石頭說話」展覽館
「石頭說話」展覽是一次探討全球性現代建築、城市和公共空間方面的藝術徵集成果展示。在來自全球超過五十份建議書中,最後評選出即興項目(João Ó 和 Rita Machado)的大型建築作品作展示。這個名為「三胞樹」的竹製品嘗試去解答市民和城市之間的聯繫,因模仿稀有的連生三棵樹的形態而取此名。相連的樹蔭部分能夠固定這個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