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Culture_small

眼鏡文化

by
Visual Culture成立於2008年,創辦人Pazo Ho的初衷是重新宣導高品質眼鏡的歷史和傳統。
 
「到20世紀90年代,Pazo入行眼鏡業已經二十餘年,他那時注意到,時裝品牌已經掌控了眼鏡市場,大品牌引領了眼鏡行業,」Visual Culture澳門分店經理Paulino Guerra Im講道:「因為時裝品牌的行銷能力比專門經營眼鏡的公司更強大,大多數人只熟悉時裝品牌作為配件推出的眼鏡」。
 
為了讓眼鏡業的專家們重佔上風,第一家Visual Culture於2008年在香港開業,其創辦理念是突顯創作過程和創意的價值,恢復眼鏡業的傳統觀念——「工藝、材料、設計、文化和傳統」。
 
手作眼鏡是很多專業眼鏡製造商的標誌性產品,特別是日本眼鏡製造商。除了上乘的製作工藝,手作眼鏡的用料,例如醋酸纖維素,也優於主流品牌。
 
Im說:「2010年,澳門第一間Visual Culture分店開業。目前Pazo是創意總監及採購員,每年乘飛機前往日本、法國、意大利和德國,瞭解世界各地眼鏡業的狀況,並將部分產品介紹到澳門和香港。」 
 
「店內出售的大多數品牌都是眼鏡行業的老字型大小,有些品牌的歷史超過100年。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新生品牌無法嶄露頭角。只要新品牌能符合既定的標準,也會出現在我們的展示櫃中。」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Super。2008年,一家時裝雜誌的編輯在義大利創辦了該品牌,頗受年輕顧客青睞。Super的風格與Ray Ban(雷朋)類似,但前者的設計針對亞洲市場,而後者的設計針對歐洲市場,更適合高鼻樑的人士。Super根據市場特點設計的專門型號,在泰國、日本和韓國等地都有巨大的需要,這些型號的眼鏡都是手工製作,而且價格合理。
 
Im說:「美國品牌Moscot創立於1915年,是Visual Culture店內最暢銷的品牌,其中Lemtosh玳瑁款是最受歡迎的。因為該款式男女皆宜,佩戴方便,並且有一絲懷舊感。」演員Johnny Depp和余文樂都是該款式的忠實粉絲。
 
Visual Culture是一些知名品牌在香港、中國大陸、臺灣及澳門等地的獨家分銷商,例如Moscot、 Wolfgang Proksch、ByWP、David Yurman & Judith Leiber和Oliver Goldsmith等等。
 
Oliver Goldsmith 創辦於1926年,一直以來都是家族企業。從五六十年代的經典電影,到Givenchy(紀梵希)和Dior(迪奧)等高級訂制時裝品牌,到Grace Kelly和Audrey Hepburn等20世紀明星,再到皇室,對於20世紀的眼鏡,Oliver Goldsmith是明星和風格的同義詞。
 
Visual Culture提供自營的驗光服務,並且依照法律規定,相關工作人員都經過臺灣專家培訓。從專業的鏡片到最時尚的鏡架,一家店就能提供各種服務。
 
談到客戶群林,Im說:「Visual Culture的忠誠客戶通常是設計師、攝影師,以及有文化有創意的人士……懂行的人士,同時看重優質工藝和風格的人士」。
 
Visual Culture在香港有四間店鋪,在澳門有兩間店鋪,至於這一季的暢銷款式,毫無疑問是各種形狀樣式的鏡面鏡片。如果你想緊跟潮流,並且有內涵地向經典致敬,Visual Culture就是你要去的地方。
 
 
 
OLIVER GOLDSMITH
 
 
MOSCOT
 
 
澳門羅利老馬路15B地 
+853 2836 6837
 
澳門主教巷1-B號輝利大廈地下 
+853 2838 9099

 

Facebook
WhatsApp
Threads
X
Email

來自作者

此類別更多的

專欄

廣告

廣告

廣告

過往刊物

Living and Arts Magazine

現已發售 NOW ON SALE

KNOW MORE LiVE 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