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月的立法會選舉中,共有151,881名選民參加了投票(僅占登記選民的55.02%),是澳門回歸以來最低的投票率。但是,在此情況下,民眾建澳聯盟(民聯)仍然獲得了26,390票。因此,民聯的三位候選人:陳明金、施家倫、宋碧琪得以當選,將在未來四年內擔任澳門立法會議員。
民聯在本屆選舉的14個席位中獲得三席,可謂取得了歷史性的勝利,民聯的陳明金無疑是大贏家。陳明金生於福建,目前是金龍集團的老闆,與澳門的福建幫關係密切。另外一個組別:「澳粵同盟」共得到16,251票,獲得兩個席位,候選人:麥瑞權和鄭安庭成功當選。
何潤生的群力促進會及高天賜的新希望所得票數亦保證其第二候選人順利進入立法會。
鐵漢柔情
上世紀80年代,17歲的陳明金從福建來到澳門。到澳門之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做籐椅,月工資為9元。他與許多其他「闖澳門」的福建人一樣,剛開始時亦舉步維艱。經過三十多年的打拼,他如今已經是金龍集團的董事長、澳門城市大學的校董會主席。旗下業務涉及博彩業和酒店業。他說,能獲得今天的成績,他感到「非常欣慰」,他與澳門「心心相連」。
他回憶說,繼做籐椅的工作之後,他找了第二份工作:鐵匠,月工資亦提高到14元。
「但是,由於老闆提供午餐,所以需要從工資中扣除2元。」
他打趣地說,他在本次競選期間派的小吃上雖然印有「柔情鐵漢」四字,但絕對與他的鐵匠工作沒有關係。他解釋說:「我為民眾做事,所以民眾給我取了這個名字。」
他說,民眾稱他為:「鐵漢」,是因為他不畏政府官員或其他權勢,積極維護普通大眾的權利;「柔情」二字是因為他助人為樂。
他說:「我是真心真意地説明有需要的人。在澳門的33年期間,我已經幫助無數的人解決問題。」
上世紀90年代,陳明金「做夢都不會想到有朝一日會成為立法會議員」。
他解釋說:「我幫助老弱病殘是發自內心的,不是為了競選立法會議員去做樣子的。」
陳明金於2005年首次入選立法會,今年是他第三次當選。雖然在本屆立法會選舉中大獲全勝,但是他說仍需要繼續努力。
加倍努力
陳明金與其團隊在街頭慶祝選舉勝利時被問到是否有意參選特首,他告訴記者:「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參選特首」。
他說,競選成功是「同事和志願者們的功勞」,「我對此選舉結果很欣慰(…)。我們的慶祝活動是:努力工作,為民眾服務。我們將會加倍努力工作以報答選民的支援。」
「普選特首」是今年立法會選舉中一些候選人的政綱,但陳明金的政綱中沒有涉及這個問題。他沒有完全澄清其立場,只是談到「民主發展過程需要社會共識,而且需要符合澳門的現實狀況。」
如果說陳明金只瞭解一件事,那就是:澳門的現實狀況。眾所周知,陳明金喜歡在大街上與公眾接觸。他每天早上七點開始工作,平均每天工作10個小時。
他說:「早上8點至10點半,我通常會看報紙、聽電臺廣播。之後,會出街與居民傾(…)。儘管這樣的工作有點累,但我很樂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