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人尋味的數碼藝術世界是多姿多彩和創新的,但有時也令人困惑。雖然從表面上看,有些藝術看起來很簡單,甚至很天真,但在所有這些複雜的像素排列的背後,是專注的藝術家,他們需要不斷地更新他們的技能和對新軟件和程序的知識,在他們所掌握的工具、紋理和顏色方面面臨著越來越多的無盡選擇。這一期我們訪問了澳門的十五位數碼藝術家,瞭解他們在這個令人興奮的藝術領域的創作過程和靈感,以及他們所面臨的挑戰。我們還深入到NFTs的奇異領域,試圖瞭解它們到底是怎麼回事,以及為什麼它們能在當代藝術界掀起了熱潮。


使用軟件 : Photoshop, Illustrator & Procreate
我從大學開始就一直在斷斷續續地創作數碼藝術,因為我的專業是學習動畫和動態圖形(motion graphics)。我喜歡數碼藝術的創作,因為它可以讓我靈活地實驗各種概念,而不被限制在一個特定的媒介上。每當我在畫布上作畫或畫壁畫時,我通常會用數碼草圖進行「測試」,以嘗試新的概念、構圖、主題和顏色。創作數碼藝術作品也是如此,我不需要擔心水彩畫對某些類型的紙張有什麼反應,也不需要擔心丙烯顏料對不同類型的畫筆有什麼表現。它消除了這些對不同媒介的顧慮,讓我純粹地專注於我要表達的主題和故事。
我作為筆名AAFK的藝術二人組的一員作畫,我們的主要靈感是動物,還有人類,因為我們與他們有情感聯繫。我們畫的是我們稱之為「動物想象」(Animalia Imaginaria)的東西,我們畫的不是它們現在的樣子,而是我們閉上眼睛想象的樣子,捕捉我們想象中的能量、紋理和顏色。我們的風格是對現實生活中的主題進行抽象化,並混合我們自己對主題本身的重新想象。
我們也喜歡用不同的形式和顏色來創造色輪兩端的對比,或者用紋理來表現對立面之間的能量流動。我們探索硬的形式如何變成軟的,暖的顏色又變成冷的,以此來比喻事物如何能夠找到變化和共存的方式。
我認為數碼藝術創作的挑戰性在於創造有趣的藝術,因為剝離了傳統的畫在紙上或畫在畫布上的技術挑戰,留下了更多的空間來關注每個作品背後的故事有多有趣,它的設計,它的情緒等等。但是,因為觀眾現在100%地關注藝術本身,所以要把它帶到一個新的水平,可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對希望進入這個領域的人來說,要不斷嘗試,不斷探索。在數碼藝術方面,你有各種質地、各種顏色和各種類型的構圖可供選擇,所以不要把自己限制在你所熟悉的範圍內,而是要超越,不要害怕嘗試狂野和瘋狂的事情。
我在澳門並沒有真正接很多商業工作,但我可以看到它的必要性,因為這些年,特別是隨著全球疫情的狀況,很多東西都變得越來越數字化了。甚至藝術畫廊本身似乎也在向一個更加虛擬的平台發展,所以我認為數碼藝術也開始在藝術行業中扮演一個更重要的角色。

使用軟件 : C4d & After Effect
我們在2015年開始創作多媒體藝術作品,當時我們創作了一些戶外動態海報,還為當下未來影展和澳門文化局的活動設計了多媒體藝術。我們希望以一種動態的方式展示我們的作品,以吸引公眾對視覺藝術和活動的關注。而我們的工作大多是商業品牌,我們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創作作品,讓客戶和公眾感到新鮮。我認為數字藝術對公眾來說是相對「醒目」的,而且這種動態的方式增強了作品和人之間的互動。
我們喜歡數碼藝術是對其設計時代的技術和文化的記錄,讓我們感受到那個時代的藝術文化。數碼藝術可以更直接、更快速地理解你要表達的內容,它也提供了作品和人之間的互動和聯繫。所以我們覺得這是數字媒體藝術的優勢之一。
我們的靈感經常來自於生活,包括看電影或拍照。我認為設計需要與社會和我們的生活相關,當我們創作或設計時,我們需要考慮到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當地文化等等。我認為把設計和生活聯繫起來是很重要的,因為如果我們能把它們結合起來,作品就會更有生命力,增加作品的思考性。我們通常的靈感或主題大多是cyberpunk或未來主義的。我也比較喜歡簡約的感覺,所以我們在創作每一個設計的時候都會加入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以增加未來主義的氣息。我們團隊的風格具有極簡主義、未來主義的感覺,我們希望以最簡單、最快捷的方式向觀眾傳達我們的設計理念。
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合作的時代,我們一直在與不同的夥伴合作和溝通,使用各種軟件將我們的想象變為現實。挑戰在於,我們希望每個創作都有不同的風格。我們不希望每次都是同樣的設計,我們希望每次都能創造出不同的、有趣的東西。
那些希望進行數碼創作的人應該更加瞭解他們生活中發生的事情,以及國內和國際的新媒體。多瞭解社會上發生的事情可以激發你的思維和想象力,這對藝術創作很重要。
我們的工作主要是商業品牌,我們的客戶有興趣瞭解我們的數碼藝術作品。現在對數碼藝術的需求越來越大,因為客戶知道這是趨勢,他們可以通過數碼藝術看到設計師的想象力、觀點和想法,讓他們明白商業設計可以與眾不同。而且我認為在澳門會有越來越多的機會,因為現在動畫是設計中的必需品。


使用軟件:3D材料渲染軟件Cinema4d和雕刻軟件ZBrush
我就讀於台北實踐大學創意媒體設計系。我第一次接觸數碼創作是在高中畢業那年,我發現沒有現實世界束縛的數碼創作給了我很大的空間和想象力,於是我在台灣開始了半漂移的數碼藝術家生涯。
數碼藝術創作給我創造了一個機會,讓我的夢想和空間得到了無限的延伸。對於一個在經濟上掙扎的創作者、藝術家來說,它幫助我解決了某種空間、物質和金錢資源的匱乏,並獲得了暫時的感官滿足。「即使我買不起房子,我也可以自己創造一個世界」。
靈感常常在我有心事的時候出現,比如各種煩惱;情感的煩惱,人際關係的煩惱,它們似乎都在我痛苦的時候出現。當我快樂的時候,我就沒有什麼可說的了。我可能是太高興了,以至於我的頭在雲端,我什麼都想不起來,只是笑。
我的風格變化很大,我將在不久的將來發佈的新作品也會相當多,但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我喜歡在我的畫中隱藏信息。這樣做的原因是,我相信有很多事情是不能說的,說得太多會很庸俗,而隱藏得太多最終會成為一廂情願的想法。我傾向於詢問觀眾的解釋,他們通常是相對客觀的,我喜歡聽不同人的意見。
創作數碼藝術最具有挑戰性的一點是信息量太大,軟件工具變化太快,很容易讓人產生疲憊感。由於軟件更新速度快,選擇多,像我這樣懶得看信息的人,會錯過很多東西,從而導致創作道路上的步伐變慢。我認為創造性比技術性更重要,但有時新技術可以成為激發創意的動力。
就數碼創作的建議而言,首先要定義你想成為什麼樣的創造者,對你來說,創作意味著什麼。找到自己的節奏,避免競爭心態,因為創作是一個純粹的情感和自我表達的渠道;它是個人的,也必須是誠實的。


使用軟件: Photoshop, Illustrator & Blender
我大約在八年前開始創作數碼藝術,當時我在聖若瑟大學就讀設計學士學位。我喜歡數碼藝術,因為我可以做更多新形式的嘗試,我可以在虛擬現實中實驗任何東西。我的主題是圍繞著讓生活中的一些普通事物變成可愛的3D建模。我將我的風格描述為可愛或Cyberpunk。創作數碼藝術最具挑戰性的是,你不斷需要新的創作工具,並認識各種新的趨勢。這個行業的藝術家需要不斷提高自己,學習新的技能,所以它適合那些想不斷提高自己的人。在澳門,數碼藝術家有很多商機,但也有很多競爭。

使用軟件: Photoshop, After Effect & Premiere
自從六年前從紐約畢業後,我一直在創作數碼藝術。我將我的風格描述為原始、有靈魂和特異的風格,給我靈感的是在地下鐵遇見的人群,夢境以及像遊戲般玩樂的心情。我最喜歡的是數碼藝術創作的多樣性和「回到上一步」並進行修改的能力。例如,3D軟件就像數碼雕塑,你可以從錯誤中恢復,又可以嘗試各種工具,例如Render。只要你還有電池,你就可以一直玩下去,不需要太多成本,但缺點是長時間看屏幕會讓你的眼睛疲憊。要一直跟上技術的發展,自己取得進步也是一種挑戰。例如,除了通常的電影放映,現在還有一個新的VR板塊,創作者要用新的方式講述他們的故事。雖然講故事的方式多了,但也會讓人感到困惑。對於那些正在起步的人來說,在享受技術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不要忘記原創性和感性的重要性。我不認為澳門有很多商業機會,但說到商業,做「設計」的機會更多,對動態圖像的需求也更多。


使用軟件: Nomad, Blender, PProcreate/& Adobe Illustrator
我在大學主修平面和廣告設計,但直到近兩年才開始進行數碼創作。最初,我覺得數碼藝術可以帶出一些平時做不到的視覺效果,而且還可以豐富整個畫面的內容。
通過數碼創作,我可以嘗試使用很多不同的材料,通過構圖和燈光,我可以用很多方式實現我想呈現的畫面。對我來說,使用數碼媒體工作也更方便,因為我需要更多的空間和工具在現實中工作,而我不容易找到這些。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我喜歡觀察人的姿勢,我也善於把情緒或氣氛轉化為圖像,所以我傾向於把這兩個方面結合起來。我的作品通常色彩比較豐富,我喜歡創造一個超現實的空間。數碼藝術最困難的部分是當你不知道用什麼程式或方法來達到所需的效果時,因為每個項目都是從不同的概念開始的,所以你每次都必須用新的方法來工作。當你剛開始的時候,我建議多看一些網上的教程,做一些練習來熟悉基本操作。數碼創作給你提供了實驗的機會,直到你滿意為止。在澳門,數碼藝術家有一些商業機會,一旦你開始創作,就經常有人會看到你的作品。而我自己作為一個平面設計師,可以通過與其他數碼藝術家合作或創造自己的數碼藝術,為商業項目帶來不同的元素。


使用軟件: Touchdesigner, Blender, After Effect & Premiere
我從研究生時期就開始從事數碼藝術工作,一直到現在。從大學的電影和錄像後期製作專業畢業後,我做了兩年的多媒體設計師,讀研究生的時候開始創作數碼內容。日常生活經驗的積累是我靈感的來源,我喜歡液體的不斷流動和變化的形式,結合不同的事物,以不同的視覺形式呈現水(液體)的狀態。我目前專注於花卉和自然相關的元素。我把我的風格描述為不確定的、流動的、多變的、被干擾的和帶有情感的液體。我最喜歡的是用[Ctrl+Z]回到上一步的功能,這是一個優勢,因為它很容易可以讓你修改你的作品,所以你可以大膽地不斷嘗試新的東西。此外,隨著科技的發展,許多不同的技術和設備的使用門檻都降低了,這對創作者來說是好事,但我們也需要及時瞭解相關信息。作為一個數碼藝術家可能會有挑戰,因為這有點像我們在追著技術跑,一直在學習和更新技術。在開始的時候,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創作方向,掌握數碼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然後不斷創作。對於商業項目來說,開拓澳門以外的市場很重要,因為畢竟這個地方太小了,機會相對較少。


使用軟件:Adobe Lightroom, Photoshop AfterEffect & C4D.
人工智能包括Disco Diffusion & WOMBO Dream
我在2010年通過數碼攝影這一媒介第一次接觸到藝術,但在2016年才開始創作數碼藝術。我從高中開始攝影,然後去美國達特茅斯大學學習數碼媒體和攝影。我的創作很自由,喜歡探索非常規的視覺藝術表達方式。通過結合這兩個專業,我希望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風格和視覺語言。
數碼世界的基本層是由數據和像素構成的,它是冰冷的,絕對理性的。創作者對他們的創作有最大的控制權,就像這些數字圖像的神。我在數碼世界中不斷創造和破壞。創作過程就像一場災難,而作品似乎就是諾亞方舟。
我喜歡數碼藝術的自由和持續更新的可能性。隨著數碼技術的進步,我也得到了更多的創作空間和靈感。甚至非視覺技術也會影響數碼藝術家的創作,比如區塊鏈技術。
我的創作過程是將我對世界的認知視覺化、景觀化,涉及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社會主題,如政治、性別、環保等。我希望呈現這種複雜的社會景觀,探討我們如何在這個時代生活。
宗教也是一個值得我研究的對象。首先,我有基督教信仰,但同時,我不禁對莊子的思想產生共鳴。「它想知道天空的藍色是它真正的顏色,還是只是沒有盡頭的距離的結果?」這在我的創作中非常有共鳴。這些中國和西方的宗教文化一起出現在我的作品中。
我將我的主題描述為:矛盾與融合,人為與自然,社會與個人,建設與破壞。
我的數碼藝術強調實驗,但與科學實驗不同,我的實驗是自由的、情緒化的、瘋狂的。我就像一個獵人,找到了獵物就把它們打碎,把我在現實世界的某個角落捕捉到的切片打碎,從這些破碎的數據中找到新的聯繫,並試圖去理解。事實上,數碼媒體的本質是非常美麗的。像素讓我著迷。只有在數碼世界里,我才能觀察到像世界的本質一樣的東西,抽象而美麗。
數碼藝術最具挑戰性的地方是它的自由,自由是一把雙刃劍,數碼藝術的巨大自由度讓人很容易在創作中失去方向,更容易沈迷於各種新奇的視覺效果。創作者需要有強大的創作邏輯和視野,建立清晰的視覺體系。


使用軟件:Procreate用於插圖、漫畫和簡單的gif;After effect和Premiere用於動畫。
我從大學開始創作數碼藝術,大約有八年時間。數碼藝術吸引我的地方是它的多樣性,可以嘗試許多不同的風格和效果。我作品的主要靈感來自於生活,作品的主題主要是當前的社會問題,都是圍繞我們的生活。我的風格是可愛、簡單,內容以寫實為主,希望能給大眾帶來一種舒適、治癒的感覺。與傳統的藝術形式相比,數碼藝術創作的入門是相當容易的,由於大家都在做,所以學習起來也比較方便,然而要取得進步和突破卻是一個挑戰。作為一個數碼藝術家,除了技術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能把你的想法和創作的主題清楚地傳達給觀眾。而且不是所有的藝術作品都能作為數碼藝術的最佳作品,所以要思考哪些創作表達方式更適合數字媒介。我覺得數碼藝術在澳門的商業機會並不多,有的主要是來自政府組織的大型活動或以賭場為基礎的展覽,但這些總是數量有限。澳門的動畫市場還不成熟,所以很難吸引客戶以動畫形式製作廣告,這就更難形成動畫產業鏈,所以在這裡推廣本地數碼藝術還需要努力。


使用軟件: Zbrush, Blender & Photoshop
我的第一台電腦是在我十三歲的時候得到的。那是一台Olivetti 386,它把我推入了計算機和互聯網的世界。從那時起,差不多三十三年過去了。起初,我只是對玩視頻遊戲感興趣;直到四年後,我終於在家裡獲得了第一個互聯網連接,我才從最早開始意識到在線數碼藝術的存在。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所創作的令人難以置信的藝術作品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徹底地震撼了我的心靈。
從1999年到2003年,我在西澳大利亞的科廷大學學習,獲得了藝術專業的多媒體學位。這個決定是我內心深處一顆微小種子緩慢發展的結果。我對3D軟件的第一次體驗是使用3D Studio MAX R2,這是由我參加的一個課程提供給我的。通過這個軟件,我製作了一個持續十秒的簡短的三維動畫,此外還有幾個使用Flash的二維動畫項目。
Maya和Cinema4D都是我過去使用過的程序,然而這些天我主要使用Blender。作為一個設計師,我的一個習慣是嘗試許多工具,直到我找到一個符合我的要求並能使工作流程更有效的工具。這就要求我不斷學習新的和不同的方法,這也增加了創作數字藝術作品的樂趣。Zbrush是一個任何人都可以用來進行數字雕刻的工具,我的任何3D人物肖像通常都是從它開始。之後,我使用Blender來設置燈光場景,以便我可以渲染它們。
當我在製作一件數碼藝術作品時,我最欣賞的一個方面是過程本身——建模、建立燈光設置、渲染和合成。我相信,能夠快速嘗試各種不同的形式和燈光設置,是現代社會給藝術創作過程帶來的最重要的優勢之一,而數碼方法為我提供了這種靈活性。
我是一個科幻大粉絲。任何與科幻有關的東西都是我的靈感來源。我不以一種特定的風格創作;相反,我以各種風格工作,但它們都是面向同一個主題:生物和人物。當你製作生物時,唯一阻礙你的是你的創造力。
對於那些有興趣成為數碼藝術家的人來說,如果藝術是你唯一的重點,那麼你要在澳門找到全職的3D藝術家工作將是一個挑戰。有鑒於此,我強烈建議在可行的情況下,除了繼續打磨你作為藝術家的技能外,將你的一些注意力放在商業項目上。


使用軟件:Adobe系列軟件和TVPaint
我在大學裡主修動畫,並開始嘗試數碼媒介近十五年了。我認為數碼藝術創作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的範圍。例如,可以把一幅圖像導入動畫軟件,讓它動起來,做成動畫,也可以把它放到三維軟件中,做成三維作品,最近還可以注入編程數據和其他技術手段,把圖像變成藝術家想要的效果和表現形式。我最近的靈感大多來自於在圖書館放鬆的時間。目前的項目專注於「何小涌」這個動畫人物,一隻沒有殼的紅耳龜,創作了一系列關於他的圖像和動畫,傳達了「接受不完美」等信息。我把我的藝術描述為一種自發的、輕鬆隨意的數字媒介繪畫風格,自發的手繪筆觸和有序的數字媒介的結合創造出一種矛盾的視覺效果。
數碼創作是一種非常新的媒介,每天都有新的技術和軟件出現。可能只需要很短的時間就能創造出華美的視覺效果,也可能某種視覺風格和技術在一段時間內很新很流行,會有大量相同風格和形式的作品出現,但過不了多久,這些作品又會變得過時。所以我認為,重要的是不要在新信息和技術的海洋中迷失方向,要讓你的作品專注於其核心的創意內容,避免被花巧和浮誇的視覺效果所牽制。
據我所知,在澳門,數碼創作的商業機會更多的是在電影和電視廣告中,或在本地和國際藝術活動的委託項目中,但它們還不是很受歡迎和重視。


使用軟件:PHOTOSHOP,用於圖像後期製作的PREMIERE,用於現場創作的ARENA,以及最近的TOUCHDESIGNER,一個用於聲音和視頻的開放式互動軟件。
我從中學時就開始使用數碼相機(大約2009年)。我在台灣上大學,學習視覺傳達設計。畢業後,我回到了澳門,在2017年,我被介紹成為一名VJ。這是一種新媒體投影技術,與聲音互動,用於音樂會、電子音樂派對、新媒體藝術展覽。
就個人而言,我喜歡數碼藝術的創作方式,它有一種重復和可變的質量。由於電子產品和技術的日益普及,這一點尤其真實。創作者可以用簡單的設備開發作品,與傳統的創作過程相比,這節省了時間。然而,雖然數碼創作的效率很高,但它的速度也太快了。由於數碼創作的速度,創作者可能會失去他們作品的核心思維。就我個人而言,我喜歡傳統和數碼工作的結合,以創造一個新的視覺詞彙。
我作品的主要靈感來自於對內心世界的反思和現實世界的變化的結合。我之前在搏劇場的兩部作品都是不同的嘗試,2020年的第一部作品是由當地的實驗音樂家Samuel參與創作的,他將近年來拍攝的一些城市圖片和錄像與音樂家的即興聲音結合起來進行表演。2021年夏天,我們請本地DJ ZARAH FONG創作了一個新的360度錄像投影,將更多的內心想法與一些個人的日常生活圖像結合起來。
如果要定義我自己的風格,我會用抽象和空靈的比喻,我不喜歡太現實的圖像和太統一的東西,我喜歡用片段和不明確的狀態來表達自己。
最具挑戰性的是對軟件和技術的學習,因為它變化很快。在追求技術的同時,創作者的核心思想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這時,作為一個有創造力的人,就更應該思考如何在工作中取得平衡。
如果你對數碼創作感興趣,我建議保持開放的心態和好奇的態度,接受任何新事物。不要把自己限制在技術上,找出最適合你的方式,如繪畫、攝影、聲音或裝置。多去看展覽,與不同的創作者合作,你會進步得更快。
在澳門有很多數碼藝術家,但從商業上來說,還有一些路要走。然而,未來會有很多機會。澳門的優勢在於它仍然是非常早期的,藝術家們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他們喜歡做的事情。


使用軟件: Adobe, Maya, Cinema4D, Arena Resolume & Unreal Engine
我大約從2015年開始創作數碼藝術。我認為數碼藝術比傳統藝術有更廣泛的表達方式,就投影Mapping而言,這是我最常用的媒介,我喜歡用光和影子的方式來賦予建築物/人/物體在原有背景之外的另一個層面的意義和觀點。我的大部分靈感,說得很老套,來自於生活,我對生活中的事情的感受,我與我的家人和朋友相處的情況,我對世界和我們城市發生的事情的看法,或者我在書和文章中讀到的內容。而且我每到一個城市,都喜歡參觀當地的教堂/佛寺/清真寺等宗教場所,還有當地的博物館,那裡有無數的藝術智慧和故事,經常給我很大的靈感和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我不定義自己的風格,我只是通過數碼藝術來表達我頭腦中的所見所感,當然這也包括一個反復探索和思考的過程。在我最常創作的投影圖中,每個建築都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歷史意義和識別符號,它們是我的畫布,我在上面創造光和影。我發現在表達我的想法的同時,還要關注它們原有的歷史和背景,這是很有挑戰性的。我自己也遇到過澳門的商業機會,但不多。我認為數碼藝術的優勢之一是它不受地域限制,我和我的團隊已經被邀請到澳門以外的不同地方做創作項目。

使用軟件: Ai, Photoshop, Blender, Procreate & Nomad
我是在最近一兩年才開始嘗試數碼創作的,我的動機是對新事物的好奇心,我希望以此為工具,做一些有創意的事情。我喜歡傳統和數碼兩種形式,但我沒有藝術基礎,也不使用傳統的方法,如畫筆,所以我選擇了我能習慣的形式。如果讓我說一個我更喜歡的理由,我會說數碼藝術是一種非常方便的創作方式,因為你可以在任何時候用手機或平板電腦進行創作。我的靈感主要來自於日常觀察或觸動我的小細節,一些輕盈而有趣的東西。我不定義自己的風格,但在每個項目工作時,沒有先入為主地進行實驗和探索,這就是它的有趣之處。數碼藝術是一個困難的過程,因為每個創作都來自不同的想法,為了達到理想的效果,每次都需要研究新的軟件或硬件技術。但經過這一切,你會成長很多。由於我是一個平面設計師,數碼藝術和我的工作實際上是相輔相成的。我更喜歡把我的創意方向融入我的商業項目,因為我覺得設計和藝術在這個時候是可以融合的。


使用軟件: Adobe Photoshop, Adobe Ilustrator & Adobe After Effects
我目前是TICK.DESIGN的創意和設計總監,與我的妹妹Katy一起成立於2015年。我們主要從事插畫、品牌和活動形象設計、包裝設計等工作。我喜歡數碼藝術創作中有很多幻想的空間,不像傳統藝術需要更多的現實考量,人們可以自由地發展不同的風格。另外,數碼藝術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只要你手頭有一個移動平板電腦/pad,就可以隨時創作。總而言之,多功能和自由是數碼藝術吸引我的地方。我在自由創作時喜歡畫一些幻想中的場景,把身邊的人和事融入作品中,讓觀眾與我的作品產生共鳴。我的作品多以細膩的筆觸和豐富的色彩來描繪,營造出一個溫暖清新的插畫世界,讓觀眾看到生活中的小確幸,感受到溫暖和治癒。近年來,我有幸參與了多個項目,與Swatch、UNIQLO、Wynn等全球品牌的插畫師合作。今年,我還為澳門文化局出版的《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小冊子繪制了七十幅不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插圖,在畫中再現了各種節日和活動的熱鬧氣氛。這本小冊子以藝術的方式讓公眾更瞭解澳門有趣而獨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希望未來有更多的商業品牌或機構注意到本地藝術家,創造更多有趣的藝術合作項目。 如果你想成為一名數碼藝術家,請馬上開始,不必害怕或對自己的作品沒有信心。藝術創作沒有正確或錯誤的方式,只要你想創作就可以。創造性是一個很好的心靈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