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王阿里在1994年作為一名拳擊手到訪澳門並推廣拳擊運動,但作為他唯一一次的到訪,真正吸引澳門人目光的卻是他那迷人的魔術。
當時的拳王已患上柏金遜症,卻仍到澳門參與由美國拳擊協會舉辦,在鮑思高體育中心舉行的拳擊活動。
澳門前體育發展局局長蕭威利說,與這位1960年的奧運金牌選手同遊澳門的回憶讓他難以忘懷:「當時因為柏金遜病情的影響,他的演講內容被限制在五分鐘內完成。但他卻總是帶着一條手帕,以便表演魔術娛樂大家。都是一些簡單的魔術,道具只有他的雙手以及手帕。」。
關於拳王的性格,在他看來:「他在澳門留下了一個很好的形象。他十分平易近人,你可以看到他不但是一個隨時準備上擂台的拳擊手,更是一個很懂交際與非常和善的人。總括來說,他是一個很容易令人喜歡上的人。」
拳王阿里在1993年到訪中國後,便對澳門有着無比的興趣,促成了1994年的到訪。「他們聯繫我並告訴我這個狀況,當然我便立即說澳門十分歡迎他的到來。當時沒有比他更好推廣拳擊運動的橋樑。」蕭威利解釋道。「他自願並自己出資來澳門,去研究拳擊在這個地區的潛在市場。」
當時美國對澳門的認知很有限,但他對這座小城的印象卻非常正面:「在此之前他對澳門毫無認知,因此他到來之後非常驚奇。他本意是作為一個拳擊的推廣大使,來澳門推動拳擊發展。然後他發現在這裏無論他到那裏都會有一群熱情的民眾緊緊跟隨。」
– 鐵漢亦柔情 –
那一年拳王阿里遊覽了澳門數個美麗的地方,如現在的葡國駐澳門領事官邸,即舊峰景酒店、當時負責澳門體育項目的行政教育暨青年事務政務司黎祖智的辦公室以及舊文華東方酒店,即現在的金麗華酒店。
拳王阿里亦到訪了數個慈善機構,幫助弱勢社群。他柔情的一面更被他的一位保鑣 Pedro Fernandez 在2012年的 《Ring Talk》上刊登報導。
Fernandez 作為現任 HBO 的解說員,當時被拳王叫他載到一家孤兒院,進行探訪。期間他與一名天主教修女以及一個專門照顧三十名,年約三個月到十歲兒童的小組,見面會談。
當時他被眼前的所見所聞感動,因此呼籲在場人士捐款,並籌得一千四百美金,捐給孤兒院。最後,修女表示那天所得的捐款足以為孤兒院應付一年的開支。蕭威利證實拳王阿里在澳門到訪孤兒院的故事,並說道:「他的確幫助了一些澳門的慈善機構,但我不確定是那些以及捐款的金額。」
– 從 Cassius Clay 到拳王阿里 –
拳王阿里原名 Cassius Marcellus Clay Jr.,在1942年一月十七日出生於美國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維爾。作為一名拳擊手他是世界重量級的冠軍,更贏得1960年羅馬奧運會的金牌。在他的職業生涯當中,他一共參與了61場賽事,56場勝出,37次KO對手,5場落敗。
在技術方面,他不但是一個快拳手,更是以速度與力量並重著稱,正如他的名言一般「動如蝴蝶、攻如蜜蜂」。
在1964年贏得首個世界拳王頭銜後,Cassius Clay 改名為 Muhammad Ali,並改信伊斯蘭教:「Cassius Clay是一個奴隸的名字。我並沒有選擇那個名字亦不想繼續以那個名字生活。我是 Muhammad Ali,一個自由和被真主所愛的名字。」
縱使他有着不朽的成績,阿里卻在1967年三月到1970年十月期間被停賽。當時他拒絕在越戰期間到美國軍隊服兵役,並公開表示他寧願被拘捕亦不想參與戰爭。他被判入獄五年,上訴最終被美國最高法院一致同意推翻原有裁決,只需罰款十萬美元。
在1971年三月他正式回歸擂台,並迎來了他其中一位最重要的對手Joe Frazier,當時人們更稱這場比賽為「世紀之戰」。經過十五個回合,最終Frazier以點數擊敗阿里。這場亦是這兩位世紀拳王的三場交鋒之中,Frazier唯一的勝利。
拳王阿里在1984年被診斷患上柏金遜,一種足以摧毀他整個拳擊生涯的疾病。最終一代拳王阿里在與病魔搏鬥32年後,在六月三日因呼吸道感染致器官衰竭,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病逝。
他在世人腦海中留下的不但是一個拳手的倒影,在擂台以外的他更是一個公民權益以及文化界的偶像。而對那一群澳門孤兒來說,他則是一個慷慨而且會變魔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