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000394

愛牆上留言

by

塗鴉自古希臘時代就已經以某形式出現。從古跡上粗糙的留痕,到無法逆轉的標記,再到上世紀70年代噴漆塗鴉的問世,這形式的藝術,已完全發展到另一層次。然而,對許多城市來說,塗鴉仍然是具爭議性:究竟,塗鴉是城市藝術、現代的表述方式,抑或是對公共場所的破壞?

 
當然,塗鴉作品也有不同的水準。那些草率的塗鴉字句,跟華麗、富創意、大規模戶外藝術作品對比,實在是天壤之別。有些塗鴉破壞了城市整潔的景觀,然而,有些塗鴉則為枯燥乏味的建築物或日久失修的樓宇添上色彩繽紛、令人興奮的外觀。一個城市甚至可能會專門委託藝術家來創作這種街頭藝術作品,或只是「守株待兔」期待意外的驚喜。在如今這個互聯網和社會化媒體盛行的時代,一些街頭藝術家和他們的作品已非常出名,但他們往往是匿名的,一邊保持着他們的神秘,一邊在恰當時機、地點露兩手。若你的住宅或住所附近,被有名氣的街頭藝術家看中,那就祝你好運了:因為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著名旅遊景點,甚至成為非常有價值的現代藝術品。今個月《特寫》將一睹小城乃至海外地區出色街頭藝術家的作品,瞭解他們把城市扮靚的藝術使命。
 
 

澳門街頭藝術家

 
Gantz5這團隊是在十年前由小城三位愛玩的年青人Pat、Thomas和Kelvin組立,當時他們還沒成年,只是出於好奇心而開始玩塗鴉,沒有甚麼意義可言,作品都是一時興起想畫就畫。
 
Pat說:「當時,只是純破壞,四圍亂噴,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直到被警察拘捕了,才開始重新思考我們為甚麼玩塗鴉。」
 
Gantz5的靈感來源,視乎創作當天的感受。經過多年來的磨練,他們的技術也變得更加細膩和純熟。
 
Gantz5更是今屆2013-2014年動漫美學雙年展獲邀參展的藝術團隊之一,作品正陳列在澳門藝術博物館外牆上。
 
回首往事,Gantz5每一位成員在塗鴉技術上較昔日有顯著的進步。他們近作流露着不易被打敗的團隊精神,同時保持着各自的性格和喜好。
 
Pat說:「我們玩街頭藝街,以街作為畫板,每日接觸到的是在街上經過的路人,不管你喜歡與否,玩塗鴉不是叛逆行為,反而提升人對城市美學的欣賞。」
 
透過超現實、較新穎的表現手法,Gantz5務求令每位路人對他們的作品一見難忘。
 
Thomasy說:「小城實在充斥着太多叫人不用思考的廣告或海報,只需照單全收就可以了。因此,我們努力層出不窮,以富創意的方式讓人動腦筋,思考當中訊息。」
 
「當人們看我們的作品,第一印象可能是一塌胡塗,但當你細心理解,你就會捉到我們想法。我們要打斷你日常循規蹈矩的生活方式,要你花幾分鐘時間,耹聽我們藝術的心聲。」
 
Gantz5也力求用藝術觸動別人,並希望觀眾能從自己的作品中找到一份鼓勵。
 
「我們身邊很多人是為工作而活,並非為生活而工作,大都因為謀生而失去了對生活該有的一份熱衷,從而在逐夢的路上,往往因為太累而裹足不前。」
 
他們的創作就是要把觀者帶回到人的原點,一個不甘受束縛的狀態,找回夢想的初衷。
 
Kelvin說:「我們必須堅持自己的信念,對我們來說,玩塗鴉就同呼吸和進食一樣,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是我們表達自我的一種方式。」
 
Pat也在一間教育機構任職藝術老師。他指出,許多學生在小時候常受人鼓勵學習美術和音樂。
 
他說:「但是當學生們升上高中,他們的父母便改變主意,認為藝術和音樂沒有前途,不可以『當飯開』。」
 
多得家人的支持,Pat才可以一直堅持追尋他的夢想,從事街頭藝術,也不被自己曾經因為犯法而影響前景所困擾。
 
他說:「我們曾被警察關押在監獄裡。但玩塗鴉是我們的生命。我不想放棄,我父母對我有信心,並尊重我的決定,只是叫我『小心點』,這句話已經給了我很大的支持。」
 
Gantz5認為,街頭藝術需要更多的公共資源。
 
Thomas說:「澳門大部分土地都用於住宅或商業用途。當權者甚少考慮街頭藝術家的需要。在台灣,政府會在河堤邊設立幾百公尺的公共空間作為合法塗鴉區,你手執粉筆都可以去畫。」
 
他相信,透過這類型的街頭藝術區,有利青少年抒發情緒,把情緒轉化為創作,某程度上減少罪案。
 
據Thomas所述,小城的合法塗鴉區寥寥可數,大多數牆身破舊,多年沒人管理。
 
他說:「你無法想像油漆厚到一個怎樣的程度,而且牆身出現大大小小的裂縫,我怕只要我大力推一推,牆身就會塌下。」
 
Gantz5形容自己就好像一支游擊隊,在城中每一角落探索,尋找他們可以創作的地方。他們希望把豐富的色彩、玩味的元素融入到枯燥乏味的牆身中,令牆壁活起來,有吸引力。
 
Pat說:「我們是城市的冒險家。我們愛澳門的心不亞於其他人。我們看澳門的方式比任何人都不一樣。為藝術,我們冒生命危險去一些平常人不會去的地方,某程度上,我們是海盜,一直在尋找寶藏,而牆壁就是我們的寶藏。」
 
他們的作品長期在開放的空間,沒有任何適當的保護,任由灰塵、雨水、空氣污染和潮濕摧殘,比起那些安穩地存放在博物館裡的作品,更容易受破壞。
 
Kelvin說:「不緊要,從我們一開始玩塗鴉的時候,就很清楚這遊戲規則。但透過相照、拍攝,這些作品早已成為了我們回憶的一部分。畢竟,沒有甚麼東西可以天長地久。我們每次都期待着下一次會更好,更具視覺震撼力。」
 
Patt說:「博物館內珍藏的藝術品,是留給那些喜愛高級藝術、肯去為藝術付出的人;而我們的街頭藝術,是迫街上所有路人去看,看到甚麼就是甚麼。」
 
 
 
 
最近Gantz5受澳門基督教新生命團契智SY部落委託,在青洲青年社區中心的入口處繪製壁畫。他們表示,作品旨於鼓勵小城青少年下定決心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他們也在這教導問題青年。雖然這看上有耶穌的影子,但他們淡化這一層的宗教意義。Thomas說:「對於我們來說,這跟宗教無關,只是呈現出一個為信念和夢想而被拷打、飽受痛苦的人,這作品在兩天內完成。」

 

 

 
營地大街塗鴉區
位於澳門最繁華市區內,是澳門唯一合法的塗鴉區,牆壁的圖案是這裡最大的特色。這原本是一個空置地盤,在2008年,為配合「文明序曲:羅浮宮珍藏古希臘瑰寶展」宣傳,藝博館將展覽主題帶到社區,把1,200平方米之荒地變身成「繆斯塗鴉營地」臨時休憩區,展出各種以希臘文明及奧運為主題的塗鴉作品,重新演繹古希臘藝術,後演變成今天的塗鴉區。這裡不時有人拍婚紗照。
Facebook
WhatsApp
Threads
X
Email

來自作者

此類別更多的

專欄

廣告

廣告

廣告

過往刊物

Living and Arts Magazine

現已發售 NOW ON SALE

KNOW MORE LiVE 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