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go是一位男同志,他長得眉清目秀,舉止斯文,性格也很討人歡心的。人前,他常面帶笑容,活得自在;人後,他卻背負著一個沉重的、鮮為人知的包袱。
5年前,Hugo感染上愛滋病。
那時,他剛結束了一段戀情;在傷痛哭泣的時候,找不到可以傾訴的人,好無助,只好獨自面對。從那時起,為免再受傷害,他開始不介意只是追求肉體上的快樂,來麻醉自己。
Hugo憶述那段時期每逢週末,他便會過香港,去認識同志朋友。如果彼此「合眼緣」的話,就會有進一步的肉體關係,他說:「那時玩到不用安全套,我估我就是這樣被感染了。」
怕「出櫃」
Hugo也會怕別人的 「異常」目光,因此在言行舉止上,他會表現得跟一般所謂的「直男」無異,從來不會採取主動去表白自己的性取向,任由人們猜想。
在感染前,Hugo拍過兩三次拖,但不長久。他回想起昔日讀高中時,互聯網仍未普及,他是在話劇社認識到了初戀情人Jay。
他說:「Jay一眼看得出自己也是gay的;在同志之間,存在著一種微妙的感應,可猜出對方是否同一邦人,就好像裝備了雷達(俗稱GAY達)一樣。」
Hugo慨嘆澳門並不適合同志生活,因為這裡人際網路太緊密了,當某人被「識穿」是gay時,他的事跡很快就會傳遍整個小城,所以這裡的同志,作風十分低調,敢公開自己性取向不多,怕有不良「後果」。
他說:「當時,大家都會趁假日跑去香港、台灣、泰國等地。澳門太保守了,沒有給同志聚會的場所;即使有,他們也未必敢站出來,所以在這裡較難找伴侶。」
於職場上,Hugo從不主動跟同事談及自己的感情生活,他說:「當他們問起我有沒有女友時,我會騙他們,說我已有一位很好很好的女性朋友在台灣,但很少有機會看到她。」
「沒醫」的感情病
「在同志圈內,關係長久和穩定的的情侶比例不多。」
一段感情的維繫,除了靠倆口子的努力外,還需要身邊的人支持,如家人和朋友。若人們的目光是鄙視的、甚至是敵對的,他們又怎會有勇氣走下去呢?
Hugo很嚮往那些能接納同志的地方,他很羨慕那裡的同志伴侶可以光明正大地談情說愛,不再偷偷摸摸;當遇到有問題時,也可以在陽光下攤出來討論,像異性戀一樣,有家人關心和介入,共同面對,解決問題。
當Hugo的父母知道了他的性取向時,他們曾爭吵了很多次,特別是媽媽,最後她叫Hugo不要在兩老面前提任何同志的話題。反而,爸爸對他的情況較為接納,讓他感到欣慰。Hugo間中把台灣、內地、甚至國外的一些關於同志的正面新聞訊息給他看。
「我暫時仍沒有試過帶過我的男友 回家。我現在是單身中,如果將來是有男友的話,我會考慮看看。」 發病後住院期間,Hugo認識了一位接受他性取向的護士(契媽),他感激地說:「契媽經常支持我,她認為gay的也是人,沒有甚麼大不了。我很感動,之後就很放心向她傾心事、談理想,心情開朗多了。」
然而在澳門,像契媽思想開通的父母又會有幾人?當同志們遇上了感情頑疾時,又可向誰「求診」呢?
「如果我早點認識契媽,我的命運可能會不一樣…」
「出軌」的同義詞
就澳門而言 ,想在男男圈子中想找一位固定單一的伴侶,又是否天方夜譚呢?
在Hugo的眼中,男性是一種肉慾的動物,尤其在一個十分不利同志發展的環境下,伴侶的關係飽受煎熬,難以長久,轉而去滿足肉體上的慾望罷了。
「就算遇上相互心儀的對象時,也難有好的結果,也許這也是同志中多是 『一夜情』的原因之一吧!」
不過,據Hugo表示,雖說同志圈內的確是較多人是看重性,滿足了性然後才談愛的,但這論點和現象在圈中也引起不少議論了。
Hugo很希望某天可以遇上真命天子,既有性,又有愛;他感嘆人總是怕寂寞的,更怕沒有人明白自己,所以他常在晚上上網,跟不同地方的同志朋友互訴心聲,即使只是網上的閑聊,也算是一種暫時擺脫寂寞的方法。
有圈內朋友表示自己會用 「多元開放關係」 的字眼,好過用 「出軌」。
「在華人地區,少有同性婚姻,想發展 『單一忠誠關係』的機會很微。男性天生好色,更何況兩個互相喜歡的男性同性相遇在一起?當兩個大男人一起,也是屬於男人自然的身、心需求。但當大家抱著尋找短暫歡愉的心態時,又怎會為將來打算呢…」
「經一事,要長一智」
昔日,Hugo喜歡不安全的性行為,只求一時的快樂,玩了再說,但現在的他卻很小心取捨。
自從有了AIDS後,當Hugo遇上性伴侶時,都會做足安全措施,不過在同志這圈子裡,他知道不愛用套的仍大有人在。
Hugo說:「如果在未來再遇上心愛的人時,我會開口跟他表白我的事,那是一種責任。至於他接受與否,不任我控制,但我一定要去保護他。」
「愛」在陽光下
「同一天空下是否可享有呼吸同一口空氣的權利呢?」
美國最近通過同性婚姻的法案,首批去註冊的同志伴侶大都已經在一起超過十年廿年甚至卅年,他們當年何嘗不是這樣走到今天嗎?
Hugo很感謝父母,雖然兩老口中多次強調,只是念在自己是他們的親生骨肉,才勉強願意接納一個既是同志又愛滋病忠者的兒子,但Hugo很深刻地感受到兩老的愛。
「他們會想辦法買價錢高昂的強身中藥,如靈芝、冬虫草,給我改善體質。」
同性戀只是與生俱來的「非主流性取向」而已,更不是「自甘墮落」,究竟在澳門,Hugo還要等多久才可以圓一個盼望已久「愛在陽光下」的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