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te-Evans

支持亞洲當代藝術

by
Kate Cary Evans 是網上藝術報紙《Art Radar》 的創辦人和執行編輯,自2008年起報道亞洲當代藝術。Kate 曾於美國估價師協會連同紐約大學合辦的課程學習藝術鑒;在倫敦索瑟比斯藝術學院學習當代亞洲藝術;並在香港藝術學院讀過與Guggenheim合辦的策展管理課程。她曾協助舉辦香港的亞洲藝術論壇,將該區域的策展人、學者和收藏家集聚一堂;也為亞洲協會等機構開展過關於中國當代藝術和藝術收藏的課程。 
 
 
 
你最初對藝術產生興趣是在甚麼時候?是甚麼鼓勵或啟發了你的興趣? 
 
我在威爾士長大,但直到我二十歲出頭搬到倫敦去接受會計師培訓時才開始對藝術產生濃厚興趣。我意外地發現,自己的每個週末都是在博物館和畫廊度過的,總是看也看不夠。那時我最喜歡去的地方是蛇形畫廊 (Serpentine Gallery)。
 
 
 
說到藝術收藏,你挑選藝術品的主要的標準是甚麼?有沒有特別關注的藝術家或藝術風格?
 
我通常購買來自亞洲的當代藝術品。我已經在亞洲居住了23年,並自2008年起開辦一份網上報紙,取名《Art Radar》,每週更新至少8篇關於當代亞洲藝術的文章。因此,我的知識主要是集中在亞洲區域。除了試圖支持那些鮮為人知的藝術家,我並沒有其他甚麼特別的挑選標準。我收藏的作品來自亞洲各地的藝術家。不過,我也確實對香港藝術有份特別的喜愛,因它幽默、微妙,又睿智。為了去亞洲各地旅行,我把自己的公寓從Airbnb上出租出去來賺取旅費;我也將公寓裏佈滿香港藝術品,這樣,不僅能讓來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欣賞到本地藝術,也能幫助推廣本地的藝術家。我的住客們很喜愛這些藝術品,當中一位來自瑞典的建築師就購買了一幅年輕畫家 Wong Kai Kin的作品。
 
 
 
添加藏品時,你是否會看重一件作品的藝術價值甚於它的金錢價值呢?
 
這是當然。作為一名註冊會計師,我非常清楚什麼可以作為一項好的投資,而藝術品是一種高風險的資產。藝術收藏品的流動性低,大多數藝術品是沒有二手市場的;藝術市場上的價格也非常不穩定,易被不可預測的流行趨勢所影響。我更喜歡投資在更容易的資產類別上。我會因為自己喜愛而購買藝術品,但主要動機還是為了支持藝術家和這個藝術生態。在我看來,藝術是一種文化而非一項投資資產。
 
 
 
能否向我們透露一些在目前的藝術市場上你特別關注的作品?
 
我非常鍾意 Frog King 的作品。多年來,他將自己的畫作贈人,也沒有找畫廊為自己的作品做市場代理。這使得收藏者很難去支持他的作品。過去兩年,這個情況有所改變,他的作品在10 Chancery Lane 畫廊得到展示。我去年購買了一副《White Splash》。最近我的公寓被用來拍攝 TVB 劇集《使徒行者 (Line Walker)》的電影版,而這幅畫在其中沒少出鏡。這部電影應該還沒上映,不過,當我回到家,看到這幅畫是被顛倒着放的。當時我就笑了,不知道在電影裏是不是也這麼錯着放的。
 
 
 
你是否也了解香港藝術市場上的澳門作品?你有沒有最喜歡的本地藝術家呢?
 
1998年的時候我購買了一幅Konstantin Bessmertny 的《Two Sisters》。當時還是這位畫家的早年時期,這幅作品只是陳列在群展中的一幅。現在當然他只可能開辦個人畫展,並且已是多年如此。我特別喜愛這幅畫,百看不厭,所以我又在2013年購入一幅他的畫作。
 
 
 
採購新作品時,你會更關注畫廊還是拍賣行?你大多是在香港購入畫作,還是認為必須看得更遠呢?
 
如果可能的話,我會從畫廊購入新作。雖然畫廊風平不太好,但其實應該得到支持。畫廊在這個藝術生態裏扮演着「前線策展人」的重要角色。開辦畫廊是個既有挑戰性又有財務風險的生意。一眾畫廊負責人承擔巨大的風險投資在無名藝術家的事業發展上,我個人則尤其樂意支持那些不僅售賣商業藝術品也陳列非商業作品的畫廊。
Facebook
WhatsApp
Threads
X
Email

來自作者

此類別更多的

專欄

廣告

廣告

廣告

過往刊物

Living and Arts Magazine

現已發售 NOW ON SALE

KNOW MORE LiVE 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