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ta-das-letras-exhibitions-5_0

走出非洲

by

Mito Elias 在向觀眾推薦其在舊市政廳大樓中展覽的油畫作品展時這樣說:「記憶是人類最好的特質,我們總是在記憶中遊走。」他的作品探索了他記憶中的家鄉:佛得角。   

他的畫作系列名為「Sistal」,意思是「隨你所想」。Elias酷愛文字和語言,尤其是佛得角克裏奧爾語。他在童年時常玩的彈珠遊戲triptyque中儀式、詞彙和佛得角孩子們在玩手製塑膠彈珠時的頭韻中得到靈感: 起點(kurubaki)、選擇誰拋出大理石(dó-entró)和返回起點(mixote)。   

畫作中也有來自Elias到其他地方,如中國及澳門旅行的靈感。他表示:「我的情感常常表現在我的工作上。」   這位藝術家在2006年已在澳門舉辦畫展。當時,他遇見了他的表妹,已故記者Elsa Dias(居於澳門工作,去年因癌症辭世),令他愛上了土生葡語和中國文字。   他透露:「雖然我不懂中文,但也覺得纏繞的字元圖形非常漂亮,我這次展覽的作品中有很多均受到2006年旅程的影響。」  

因此,他將是次展覽獻給Elsa Dias,感謝她將澳門介紹給他,令他愛上這個城市。   

澳門精力充沛,永不停步。我喜歡它。」   

在安哥拉出生的Lino Damião在澳門文學節中首次來到澳門展示他的作品。他的作品包括一系列的工藝:雕刻、攝影、絲印、繪畫和「漆雕」(繪畫和雕刻的混合品),觀眾可在澳門的展覽中欣賞得到。   

Damião說:「這些展品,特別是照片,包含著來自安哥拉18個省市的元素。我的畫就是我居住的地方,我每天看到的城市—盧旺達的成品。」   

Damião很小時就已經開始了他的藝術之旅。當時,他的父親在「安哥拉日報」(安哥拉的全國性報紙)任職攝影師40多年,Damião在父親攝影作品的包圍中長大。但攝影非他的首選,因為「這是我父親的工作」。他的藝術感是由雕刻喚醒的,並在他父親照片的基礎上開展。及後跟隨多位大師如Victor Teixeira(又名Viteix),啟導他以丙烯酸創作後開始繪畫。現在他所有的時間都在里斯本和羅安達之間,不過他永遠在尋找新的演繹方式。   

「我不停演化,我不斷嘗試。我原本可以為本次展覽作一系列畫或雕塑。」但是他說,他的工作「非常注重個人工藝,不能過量生產。」   

《特寫》與Damião訪談時,他表示澳門的確是一個靈感的源泉,但其內涵仍在發展之中。「如我以亞洲和藝術品為題,則可能會用上宣紙或樹殼創作。」 

Facebook
WhatsApp
Threads
X
Email

來自作者

此類別更多的

專欄

廣告

廣告

廣告

過往刊物

Living and Arts Magazine

現已發售 NOW ON SALE

KNOW MORE LiVE 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