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藝術「響」徹街頭

by


今年的「!OUTLOUD 響朵 – 國際街頭藝術節」邀請了破紀錄人數的優秀街頭藝術家,為古老的城市街道注入新活力


Translation Daisy Wong / Photos Eloi Scarva

近來,司打口(柯邦迪前地)附近的舊街區常被親切地稱為「塗鴉村」。若細論這一稱號的由來,則要歸功於一年一度的「!OUTLOUD 響朵 – 國際街頭藝術節」。

今年的第六屆響朵國際街頭藝術節規模比往年更大,效果更佳,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 33 位街頭藝術家,包括 10 位日本及韓國藝術家,以充滿活力的塗鴉作品點亮城市的牆壁和街巷。

藝術節還推出了一系列公眾可欣賞及參與的豐富活動,包括街頭藝術導覽、藝術市集、街舞比賽、說唱比賽、滑板即興表演及最先進的互動電子塗鴉牆。

「今年我們向藝術家們發出了公開招募,反響十分熱烈,」響朵聯合創始人兼組織者陳婷婷表示。「參與的藝術家數量超出了我們的預期,大概是往屆的兩倍,規模大漲。甚至很多藝術家在截止日期之後還在聯係我們,但牆面空間已經不夠用了。」

陳婷婷的合作夥伴是本地知名街頭藝術家PIBG,二人領導一個人數不多但充滿熱情的團隊於2018年推出首屆!OUTLOUD響朵藝術節。多年來,活動規模不斷壯大,但在公共空間組織這樣的活動,難免面臨諸多挑戰。

「每年我們都要與不同物業的業主溝通,請求他們允許我們在外牆上作畫, 但並不是所有業主都會同意。不過,在我們與一些超級市場等本地商舖有了更多合作之後, 開始有更多業主願意為我們提供空間,這無疑是個好消息,」陳婷婷解釋道。

 「這是一個有大量文物建築的舊區,因此我們要小心謹慎,務求在街頭藝術和文化遺產之間找到平衡。哪面牆安排哪位藝術家進行創作,要考慮很多因素,就像策展一樣,」她表示。

在今屆街頭藝術節開幕前幾天,主要贊助商之一澳門藝舍酒店周圍的小巷熱鬧非凡,受邀藝術家們開始在多面牆壁上揮灑創意。空氣中瀰漫著濃重的噴漆味,居民和路人好奇地注視著這些作品逐漸成型。

今年的主題是「See this Pop」。

「我們希望更多人能夠了解這裡,並透過充滿活力的藝術作品讓舊區『pop』(流行)起來,」陳婷婷 解釋道。「此外,See This Pop聽起來有點像最近流行的City Pop。我們想在今年舉辦 City Pop 風格的藝術盛會。我們邀請了來自日本和韓國的十位優秀藝術家,還加入了其他豐富的Pop元素,包括街舞和DJ音樂。希望今次藝術節能夠『響』徹街頭,讓每個人都樂在其中!」

要在舊區成功舉辦這樣的街頭藝術節,組織者不僅要對街頭藝術有深刻理解,亦要深耕當地社區。多年來,PIBG 和陳婷婷 與司打口的很多小店主及居民建立了牢固的互信關係,為響朵贏得了社區的支持。

「我們花了很多精力與本地小店建立聯繫,並在藝術節期間聯合舉辦特別推廣活動及工作坊。我們希望大家共同努力讓響朵成為社區一起參與的盛事,而不是只關於藝術。」

「此外,我們會將今年街舞比賽的部分報名費捐贈予澳門同善堂。去年的比賽就吸引了很多參與者,非常成功。希望能藉此為本地慈善組織籌集一些善款,回饋社會。」

今年的響朵大獲成功,來自各地的藝術家在小城留下了多彩的印記,讓我們不禁期待與展望明年的下一屆活動。

「我們希望人們參與街頭藝術節時,能對我們在這座城市創造的一切留下深刻印象,」陳婷婷說。「希望透過藝術節大力宣傳本地人才,向更多人展示他們的作品,讓人們看到澳門並不是只有賭場和酒店。向來自世界各地的訪客展示澳門的活力與多元,這一點至關重要,亦是我們的目標。」

>> ‭!‬OUTLOUD artists <<

Facebook
WhatsApp
Threads
X
Email

來自作者

此類別更多的

專欄

廣告

廣告

廣告

過往刊物

Living and Arts Magazine

現已發售 NOW ON SALE

KNOW MORE LiVE 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