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DX_2595

藝術收成

by
今年的秋季沙龍,由澳門全藝社(AFA)和東方基金會合辦,展示了八十四件澳門藝術家的作品。該活動在東方基金會舉行,其目的是幫助發展澳門的當代藝術市場。全藝社會長兼展覽的策展人郭恬熙(Alice Kok)補充說,今年的目的是通過納入概念性和不太容易銷售的藝術,進一步使秋季沙龍的策展內容多樣化。 
 
「一如往屆,我們的想法是建立一個有藝術和思想交流的沙龍,這個概念受到一百多年前法國藝術組織的啓發。」Alice解釋說。
 
秋季沙龍這個名字也指向了藝術家們在這一年中所創作的集合作品,將十月視為某種收成的季節。
 
「因此,每年我們都會在秋天舉辦這個活動,我們向所有在澳門生活和工作的藝術家發出公開徵集,」Alice說:「我們的想法是展示澳門藝術界的最新創作,所以我們從不強加一個主題。所有藝術家都可以有不同的作品,但我們會挑選其中最新和最佳的作品。」她補充說。
 
主辦單位首先向感興趣的藝術家發出公開徵集,他們提交申請,然後由主辦方進行評審。
 
今年的「收成」有一百四十多份申請,其中八十四件作品最終被選中參展。參加今年展覽的藝術家有馬偉圖、范世昌、Francisco Ricarte、李嘉瑩、張儀君、薛家傑、袁紹珊、翁麗晶,還有策展人自己也有作品參展。
 
「我發現非常有趣的是,我們有很多新晉的藝術家,儘管他們很年輕,但他們的作品已經相當成熟。同時,也有很多藝術家很有創造力,有新的靈感。這是值得高興的事,今年我們有很多作品填滿了畫廊的牆壁,因為它們都是相當大型的。」
 
「就藝術類型而言,大部分是繪畫,但我們也有很多錄像作品、動畫,還有攝影和裝置。」 
 
當被問及秋季沙龍的未來時,Alice指出,她希望更加強調藝術的多樣性。「我們將嘗試讓更多的藝術形式參與進來。我認為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多樣性是當代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而不僅僅是繪畫、素描和攝影等比較傳統的媒介。所以我們會嘗試有更多的裝置作品,探索當代藝術的意義。」 
 
「事實上,這也是我今年所嘗試做的,然而,這難免會產生一些爭議,因為,比如說,就概念藝術而言,在我們的沙龍中,傳統上,我們總是喜歡推動作品的銷售或商業買賣,因為我們知道,收藏家喜歡來看看本年度的佳作。我們總是希望他們能夠購買一些藝術作品回家,但對於概念藝術作品來說,就不是那麼容易銷售。」
 
儘管如此,這位策展人坦言,雖然概念藝術不那麼有市場,但始終將其納入秋季沙龍是非常重要的。
 
「當法國畫家杜尚在一百年前參加最初的秋季沙龍時,他提出了一些頗具爭議的東西,正如我們所知,今天杜尚被認為是當代藝術之父。即使在一個世紀之後,我們仍然不大願意接受思想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至少在商業方面。我想讓人們明白,思想也可以是一種藝術形式,而不僅僅是繪畫或攝影。當然,想法也有不同的表現形式,而不僅僅是思想,而是我們如何將概念轉化為藝術作品。我認為這是在澳門秋季沙龍上進行的一場非常有趣的辯論。 」
 
至於今年誰為最突出的藝術家,Alice回答說:「毫無疑問,霍凱盛。他的作品賣得非常好,同時他的藝術內容也與他的理念相匹配。當我看到像他這樣的藝術家成功時,讓我覺得全藝社這些年的努力是值得的。」
Facebook
WhatsApp
Threads
X
Email

來自作者

此類別更多的

專欄

廣告

廣告

廣告

過往刊物

Living and Arts Magazine

現已發售 NOW ON SALE

KNOW MORE LiVE 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