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羅那澳門當代插畫藝術交流展》匯集了來自澳門與巴塞羅那的插畫家。三位本地藝術家本月初在巴塞羅那出席了展覽的開幕式。
繼前兩年分別在波爾圖和三藩市為本地藝術家舉辦展覽後, 雲霓文化藝術傳播協會今年挑選了巴塞羅那作為聯展的城市,繼續籍此把澳門創作帶到世界各地。
Christine Hong-Barbosa,該項目的總監同時負責挑選澳門十位藝術家的參展作品。
今年的特色是所有參展藝術家的作品全部不受主題和形式的限制,給予藝術家絕對的創作自由。
“今年沒有預設主題是因為我們希望能夠讓每位藝術家充分展示個人風格,創作出最能代表他們自我的作品。”
Carlos Sena Caires 的作品帶著諷刺和挖苦的意味,圍繞著死亡、性愛和慾望的主題,運用多層次的敘述方式以掩飾不同的情感。
“這些作品可以用不同角度去欣賞,每個人的體驗都會不同,我會讓觀眾自己去感受,”他說。Carlos 同時也是一位平面設計師,他敘述的故事往往遊走於透明與曖昧之間。
Pedro Lemos 是澳廣視的監製,他的作品描述的都是發生在法庭內的故事。他首先會在人員未進場時起草好場景。法庭內的主角人物包括被告、律師和法官是他作品的重心。
“我一般會用五分鐘時間很快地畫起一個草圖,然後才正式畫細節。我會同時畫5至6幅圖,因為法庭內的人會不斷變動位置,”Lemos 解釋道。
在法庭內,當你用紙和筆代替錄音機和相機時,你會有種回到遠古時代的感覺。對於畫家來說,他的素描成為一種“社會功能”,讓人們可以了解到這個不對外開放的現場發生的事。
“畫這些素描的目的不是為了創作或者展覽,而純碎是展現當時的人物和環境。我從來都不會以創作的心態去表達畫作。”畫家說。
當Christine Hong-Barbosa邀請Michelle Lau 參展時,她唯一提供的指引就是她有完全的自由去創作。劉也是一名金融分析師,她提到在經過幾輪嘗試後,最終達到滿意效果是因為兒子在開始牙牙學語時告訴她,他最喜歡的動物是鯨魚。
大藍鯨可以載著兒子飛越畫家曾經居住過的地方。
“紅色部分是我上大學時所在的科羅拉多的洛磯山脈,然後我在紐約居住了幾年 – 是綠色部分,接著是香港;紫色部分是西灣大橋,而澳門是黃色部分”,畫家解釋道。
在香港接受中學教育時,劉就學習插畫和水彩畫,但受父母影響,她加入了金融貿易行業,把對藝術的追求擱置了。這次因為受邀參展,這位金融分析師又有機會重新發掘她的藝術才華。
Hong-Barbosa 和我們分享:“今年我感受到兩地的最大差別是,在西班牙一個全職的藝術家生活雖然艱苦,但不是沒可能。在澳門,這恐怕就不可同日而語了,”她感慨地說。
這位策展人形容在巴塞羅那,小型的畫廊遍佈整個城市,有助形成一個可以讓藝術家賴以謀生的生態環境。
她留意到,在西班牙大多數的藝術家都是全職藝術家,和澳門藝術家一般都只能把藝術當副業來經營有很大分別。不過,她也都承認,令她感到非常鼓舞的是,雖然他們都有正職,但卻依然忠於他們的喜好,沒有放棄對藝術的追求。
展覽在巴塞羅那結束後,將會移師澳門舉行。開幕式定於10月17日在官樂怡基金會畫廊舉行。屆時,西班牙方面的策展人Martí Sánchez-Fibla將會出席介紹有關該國的文化全景。
展望下一期展覽的合作主辦地,“原則上應該會在柏林或者斯德哥爾摩舉行,” Christine Hong-Barbosa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