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MA-8

發現博爾傑

by
作為「法國五月」項目之一,「浮光掠影──博爾傑南中國沿海繪畫特展」於上個月在澳門藝術博物館(藝博館)揭幕。特展中展出了十九世紀法國畫家博爾傑之東遊紀實畫作,呈現了當時澳門及其周邊地區的風土人情及文化。
 
是次藝博館展覽展出了超過120件精選的博爾傑作品,全部均是由澳門、香港及法國、英國之九所公營文博機構,以及七家私人機構與藏家借出的珍藏,囊括素描、水彩、油畫、版畫及古籍等。
 
在這一百多件展品中,超過40件以十九世紀的澳門為主題,其他則畫有同一時期的香港及廣州。當中的一幅被展出於藝博館二樓專題展覽廳、以「媽閣廟」為題的油畫,更曾被法國國王路易斯.菲利普一世收藏過。是次展覽將開放至十月九日。
 
 
 
-澳門過客-
 
 
 
生於法國伊索頓的畫家及旅行家奧古斯特.博爾傑 (Auguste Borget (1808 – 1877)),父親是一個銀行家。他從小就愛好藝術,早年師承巴黎畫家安高甸,也結識了法國文豪巴爾扎克並深受其影響。雖博爾傑從來都未被看成是一位十分偉大的法國藝術家,但具有和他一樣能寫、能畫才華的人在當時的法國可謂十分少見。
 
一八三六年十月,渴望追尋新鮮事物的博爾傑,開始了歷時近四年的環球旅程。他於一八三八年來到中國,足跡遍佈澳門、香港、廣東及福建。這躺旅程期間,博爾傑在澳門這個被冠以「天主聖名之城」的小漁村先後停駐逾八個月,是他在華停留最久的城市;而被博爾傑認為是「前所未見這般美好的建築」之澳門地標──媽閣廟,則為其眾多作品主題中最為著名的系列。
 
待他回國後,博爾傑於一八四二年在巴黎出版了《中國與中國人》一書,收錄了他在中國采風問俗期間繪製的景物圖像及文字描述,豐富了法國人對世界另一角的認識。在還沒有照相機的年代,博爾傑以繪畫紀錄了大量華南沿海地區的風貌,成為今天窺探其時風情民俗的重要史料,亦是中西文化交流珍貴的遺產。
 
「浮光掠影」於七月十六日起逢周六、日及公眾假期下午三時至四時設粵語展覽專題導賞;另七月十九日起為團體與學校提供預約粵語、普通話或英語導賞及「與博爾傑一起探險──兒童團體參觀方案展」。
 
是次展覽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澳門藝術博物館,聯同法國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館、澳門法國文化協會合辦。
Facebook
WhatsApp
Threads
X
Email

此類別更多的

專欄

廣告

廣告

廣告

過往刊物

Living and Arts Magazine

現已發售 NOW ON SALE

KNOW MORE LiVE 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