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 the Dream

獨一無二的愛情故事

關於一個男孩和兩個女孩的三角愛戀題材在電影中並不鮮見。但如果男孩的兩個情人一個存在於現實生活中,另一個存在於他的想象中,又恰好是同一個人,這個故事可能就比較特別了——這就是電影《幻愛》中患有精神分裂症的阿樂的遭遇。他渴望真愛,並體驗到了真愛。其實,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愛情故事,在整個觀影過程中,觀眾的情緒都被牽引著。
by

關於一個男孩和兩個女孩的三角愛戀題材在電影中並不鮮見。但如果男孩的兩個情人一個存在於現實生活中,另一個存在於他的想象中,又恰好是同一個人,這個故事可能就比較特別了——這就是電影《幻愛》中患有精神分裂症的阿樂的遭遇。他渴望真愛,並體驗到了真愛。其實,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愛情故事,在整個觀影過程中,觀眾的情緒都被牽引著。

阿樂是一名小學體育老師。在定期藥物治療下,他是一個充滿朝氣的大好青年。但當病情失控時,奇怪的事情就會發生,他會分不清什麼是真,什麼是假。發病的導火索可能是一件令人不安的小事,比如影片開頭發生在街頭的那件事,還有阿樂第一次與女孩相遇。

導演頻頻使用大特寫鏡頭,以期將人物的內心感受傳遞給觀眾,如阿樂在半醒的幻覺中飄忽不定的無助感,葉嵐感受到阿樂的愛時的幸福,以及葉嵐決心放棄博士學業時教授的失望。

此外,電影還強調了人與環境的關係。反復出現的螺旋樓梯俯視鏡頭,暗示了精神失常的病人經常有的禁錮感。地鐵和十字排列的公共屋邨的散點鏡頭也達到了同樣的效果。此外,輕軌站多次出現,突出在匆匆而過的乘客中阿樂的孤獨之感。模糊的鏡頭也暗示了疑惑:到底是現實還是想象,與阿樂的真實心境不謀而合。

最重要的是,正如導演在接受採訪時所說,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愛情故事。它傳遞的信息是:精神障礙患者和我們一樣,都是人。他們也渴望愛,可以得到真愛。在阿樂接受心理輔導的同時,作為觀眾的我們也可以加入他的行列,因為我們也需要輔導,接受真愛、捨己大愛和包容的愛。

 

 

Facebook
WhatsApp
Threads
X
Email

來自作者

此類別更多的

專欄

廣告

廣告

廣告

過往刊物

Living and Arts Magazine

NOW ON SALE

KNOW MORE LiVE 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