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6411

歷史情義結

by
 1996年,Jason Wordie得到了關於澳門的葡萄牙石塊和雕像的手稿。這項工作由Lindsay和May Ride啟動,由Wordie接手並完成,其書名為《澳門石頭之聲》。這本書于1999年付梓,但筆者很快意識到,他情不自禁地要繼續撰寫關於澳門的著作。《澳門人景與古今 》(意譯)是他六年多工作的成果,現在已經出版,並在葡文書局出售。
 
這本書涉獵廣泛,旨在概述該地區的社會歷史,從十六世紀到現在,涉及建築、社區、作家和藝術家、美食,以及其他種種歲月留痕。
 
「我第一次來澳門,大約是25年前。我當時住在峰景酒店(Belavista),我記得那是一次很棒的經歷」,這位作者說。
 
當時,Wordie 正在為英國陸軍工作,在香港上課。週末時,他會從香港來澳門玩。
 
「我迷上了澳門,從一開始我就被澳門吸引住了。儘管我在這裡租了房子,但從來在此地生活,」他回憶說。「總是讓我感興趣的一點是,可以從兩種不同的角度看待澳門:一個很小的地方,也是一個具有全球性的地方,就像此地的人物與食物」。
 
基於這一思路,《澳門人景與古今》按照這座城市的地圖,筆觸從北轉到南,從一個區轉到另一個區,始終專注於此地歷史上的人物。
 
雖然他是《南華早報》的專欄作家,Wordie說:「我從一個澳門常客的角度撰寫這本書。這本書不是指南,而且也不能被視作指南。」
 
Jason Wordie在香港大學學習過歷史,但他指出,自己從未想過要成為一位學者,也不認為自己是位學者。
 
「我寫了兩本關於香港的書,一本關於香港島,另一本關於九龍,這個關於澳門的著作是該系列的第三本。不過,我意識到,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Wordie對澳門的歷史進行了深入的挖掘。
 
 
「書中涉及16世紀、17世紀、與日本的貿易及其崩潰、東印度公司等。我還討論了一些非常重要的華人,如何賢。他們是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Wordie說,對於澳門往昔,有時我們的看法是扭曲的。他也組織香港、澳門和廣州的歷史之旅。
 
 「人們看到泛黃的老照片,看到街景,感慨說:「太漂亮了、太美妙了!」。他們忘記了可怕的鴉片貿易和奴隸貿易。人們覺得『啊,舊日的澳門一定很美好』。其實過去很可怕。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過去是可怕的。」
 
 「過去不一定更美好。我們經常有這種錯誤的想法。」
 
另一方面,澳門一直具有避難所的光環,Wordie對此感慨良多。
 
「對於很多人,澳門一直是個避難所。為了逃離戰爭和其他衝突,人們來到此地。也有些人是為了逃離自己。在這裡,他們可以告別過去,開始另一種生活」。
 
關於澳門歷史上的積極方面,Wordie強調了澳門對中國發展的貢獻。
 
「人們也遺忘了此地在中國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如果不是因為澳門有何賢這樣的澳門人,中國將永遠不會得到很多物資,此地也不會集聚大量財富。」
 
Jason Wordie依然希望講述關於澳門的故事,關於前立法會主席Pedro José Lobo、畫家George Smirnoff等等。這可能是一本新書的題材。
 
Facebook
WhatsApp
Threads
X
Email

此類別更多的

專欄

廣告

廣告

廣告

過往刊物

Living and Arts Magazine

NOW ON SALE

KNOW MORE LiVE 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