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big

文化融合創意

by
張彤茹,一位中國澳門藝術家,在過去二十幾年來一直與芬蘭籍丈夫定居海外,分別曾居住在香港、上海、法國、瑞士、意大利、非洲等多個國家。為了讓兩個孩子有較好及固定的成長環境和教育,於2005年搬回芬蘭長居。她長年經歷異國他鄉生活及各地的文化渲染。
 
「對於異國景物我早已完全習慣了,特別對於藝術創作來說,異國景象各類刺激更是對我起著正面的深遠影響。因為身處異國,便有種想標榜自身中國文化的衝動,那種感覺可以說是我創作欲望的根源。」
 
與此同時,張彤茹藝術造詣與中華文化有強烈的關連,這一事實在她許多作品中顯而易見。
 
她解釋:「無論我走到世界哪個角落,都有著一條剪不斷的線連繫著,它就是我的根本,我的精神,無形的信念以及生命來源。這種強大而無法抵抗的聚集力量,相信長年飄泊海外的人士更能深深感受到,這是我創作的中心點。」
 
張彤茹憶述自幼年開始便被中國古典藝術的優雅所打動,往往成為靈感之源。
 
張彤茹表示:「中國古典藝術優雅而浪漫,嚴緊而華麗。反影了數千年文化文明,波瀾萬丈的色彩。我對它情有獨鍾,所以我把自己與它以及我的各國不同文化的體驗連接在一起,配合東西方素材,經現代的手法去進行創作便是我的基本風格的形成。」
 
她的創作源於中國古典藝術,兼容大量中西藝術的材料和技法,例如書法、篆刻、宣紙、亞克力等。張彤茹所追求的是一種平衡美感,特別是自身感覺到的現代東方美的意識形態。
 
在2013年,張彤茹作品「Time.Space .Existence」入選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
 
她說:「我的作品可與一班國際著名非凡的藝術大師們共同展出,我感到很榮幸。這在我人生和藝術追求旅程中啟開了新的一頁。」
 
今次張彤茹展覽「純觸覺」作品概念是以摸索現代年青一代的心理而作起點,檢視科技對人際關係的影響。
 
張彤茹表示:「現代社會,世界上每個角落都被電子科技產品所影響。我們最珍貴的時間,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感情連絡,亦基本上都像要通過它才能連繫到人。我們特別是新一代有種被它們支配了的景象。我的作品表達的是一種社會虛渺感覺。」
 
「我身為澳門人深感驕傲,特別是目睹澳門的發展如此輝煌,將來有機會在澳門舉辦畫展,心情特別緊張和興奮。」
 
 
「純觸覺」
21 / 02  – 21 / 03 / 2014
官樂怡基金會畫廊
澳門南灣大馬路759號聯邦大廈地下
(853) 2892 3288
www.ruicunha.org/frc/
Facebook
WhatsApp
Threads
X
Email

來自作者

此類別更多的

專欄

廣告

廣告

廣告

過往刊物

Living and Arts Magazine

現已發售 NOW ON SALE

KNOW MORE LiVE 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