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廣東省南嶺山脈中那風光如畫的河邊城市連州,多少年來都是中原與嶺南交通的中樞地帶。在高速公路與高速鐵路在這片明媚的南方勝景中穿梭前,前往嶺南的路可謂艱險非常。因此,連州亦變成一個補給基地。即使到了今天,它依然繼續保持着作為一個商貿城市的地位。
事實上,連州可以說是一個大融爐,讓像瑤族的少數民族與漢人共處,也讓湘菜與粵菜交融。而且除了當地的廣東話外,你也很容易聽見那裏的人說湖南話或者普通話。
連州那接納外來事物的能力毫無疑問地促成了今天我們所見的國際攝影活動「連州國際攝影年展」。而亦由於與首都相距甚遠,連州更有一種對人們集結持開放態度的文化。
當然,攝影年展的成功不能不歸功於它那堅毅的總策劃人段煜婷。本身是一位報紙圖片編輯的段煜婷,之前曾於陝西的平遙國際攝影展工作過,之後於2004年被邀請到連州所屬的清遠市教導當地媒體關於圖片編輯的事情。在那裏,他與連州市長林文釗相識,而後者亦建議段煜婷舉辦攝影年展去幫助連州市的發展。
十一年過去,今年的「連州國際攝影年展」有着與其他國際級活動相同的特質,得到來自非洲、美洲、亞洲及中國的藝術家支持,並將於11月21日開始。
將出席本年攝影年展的國際攝影界巨星,包括有英國當代攝影教父之稱的Martin Parr,他將為年展帶來他的「The Last Resort」系列作品。
今年攝影年展的主題是「擴張的地域」,將會展出由世界各地而來、探索城市化與移民的作品。而年展對主題有這樣的闡釋:「在今天這個不斷被人類重塑的地球上,無數全新的城市在曾經荒無人煙的土地上崛起。快速的城市化進程讓數以億計的人們紛紛從農村來到城市淘金,並同時帶動起史無前例的跨國界人口流動及移民潮。」
由於年展所在的中國可以算是世界上都市化最快及最劇烈的國家之一,今年的主題必定能讓本地觀眾產生共鳴。就如段煜婷這樣說:「我們想連州成為一個讓我們可以討論我們這個全球性消費社會中的問題的地方。」
從紐約國際攝影中心來的Christopher Phillip是「擴張的地域」的主要策展人。他向《CLOSER》解釋了自己如何加入今年的活動:「在2011年,段煜婷請我為『連州國際攝影年展』組織安排一個小規模的北美攝影師作品的展出部份,之後我就到連州參加了當年年展的開幕。我非常配服段煜婷對當代攝影的成熟了解以及她能夠把這份了解與籌劃一個大型年展所需的實幹能力結合成一起。我們之後有保持聯絡。到了今年年初,她邀請我組織一個2015年展的重要部份,我立即就答應了她。」
Phillips於是從拉丁美洲及非洲帶來了一系列很少在中國這個沈迷於自己(及西方)的國家可以看到的作品。
「從我所看過的中國攝影展中,我看見沒有太多注意力被放於那些在非洲及南美洲出現的出色攝影作品。與中國一樣,那些地方現在都正經歷着重大的經濟及文化現代化過程。而那裏的攝影作品都與中國的有很多相似之處。我今年邀請了一些在南非、墨西哥及巴西的傑出攝影師參加『連州國際攝影年展』,並於11月出席開幕禮。」
雖然Phillips說他對所有參展的藝術家都滿懷着熱情,但細問之下,他還是為那些千里迢迢來到粵北看年展的人給了幾個必看建議。
「Pablo Lopez Luz及Alejandro Cartagena是兩位墨西哥攝影師。他們的相片都拍出了他們國家裏那狂亂的都市化,與中國的情況異常相似。」
他續說:「Guy Tillim 是一位出色的南非攝影師,他那些扣人心弦的作品包括了非洲的一些現代建築遺址,展示出經濟發展的限制。」
另一個今年年展的毫無疑問會是由段煜婷與瑞士攝影基金會總監Peter Pfrunder共同策劃的瑞士攝影師Walter Bosshard的檔案圖片。身為瑞士攝影記者的Bosshard曾於1931至1938年間於中國工作及生活過,並記下了中國歷史那動盪的一頁。
Pfrunder解釋道:「我在2014年當段煜婷到歐洲作資料搜集時認識了她。我們就中國與瑞士對攝影的不同取態有過很有趣的討論,而我也向她展示了我們一部份與中國有關係收藏,其中最重要的是Walter Bosshard的這些遺產。自此之後,我們經常交換意見以及為Bosshard的2015年展覽努力。為這個展覽,段煜婷和我選取了些未公開過的材料,讓它們在今次展覽中首次與觀眾見面。」
Pfrunder特別希望本地觀眾可以看到這些圖片。
「自從我於1998年首次策劃Bosshard的展覽後,我總希望找機會把作品展示到中國大眾眼前。Bosshard的作品包含了中日戰爭,他也是第一個遇見毛澤東的歐洲攝影師,那是1937年在延安的事。但同時他又能夠接觸到國民政府的權力核心。他的圖不只是獨特的歷史檔案,更是現代圖片新聞作為一種有力的視覺語言的例子。」
> 「連州國際攝影年展」會於11月21日到12月12日到連州市的不同角落舉行,當中包括糧倉、果糖廠、二鞋廠展區。欲知更多詳情,請瀏覽www.lianzhoufo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