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ummer-ghost-story_sister

小城故事

by

迷失事

夏的晚上有時還是會涼風陣陣,最適合聽一些奇異的故事。由蔡嘉儀執導的《七月燒衣》,就是一個關於失蹤的都市傳說。但蔡導明言這不是一個鬼故事,而是一個關於她成長地方的故事。

蔡嘉儀說這個故事的雛形一直都在他的心中。「我本來是想出了一個發生在氹仔舊城區的故事。氹仔是我父母輩成長的地,我小時候經常在那裏玩耍,我對那裏的印象十分深刻。」

可是當蔡嘉儀於近年再次回到氹仔時,卻發現這地方已經面目全非。

「回到氹仔那些以前走過的地方,想起了媽媽跟我說過很多關於氹仔的鬼故,包括了一個氹仔賊仔巷傳聞,說有人走進這條短巷後就再沒有走出來。這些都是小時候的回憶,讓我很想寫一個關於失蹤或者失去的故事。」

雖然蔡嘉儀在寫劇本前已經到過一些現場去勘景,可是在開拍前卻發現場景消失的速度比她想像中快很多。令她覺得無法在先前預定的地點拍攝。所以最後她就決定以關前街作為拍攝的場地。

由於關前街人多車多,所以蔡嘉儀說在控制人流時也遇上了一些困難。可是她也發覺自己原來很享受在澳門拍戲的過程。

「在拍攝過程中,街上的人都願意通融及協助。另外我其實也租了一家士多拍了一天,而士多的東主也很幫忙。在澳門拍攝我覺得這一方面好像比較容易處理。」

首次參與「澳門製造」的蔡嘉儀,十分高興能夠在澳門發表自己第一部比較長的影片作品。但她亦強調自己的電影並不只拍給澳門人看,而是希望所有人都能與這影片溝通。

 

 

重遊故地

「難民」這個詞為現今的澳門居民可能很陌生。可是在數十年前,澳門其實正處於一場難民危機的風眼附近,並且在最後收容了數以千計尋求庇護的人。

Filipa Queiroz執導了一套名為《船民》的紀錄片,為觀眾呈獻關於幾位前越南難民在澳門的故事。

於六年前來到澳門的Filipa,總覺得澳門的歷史十分有趣,而她也特別對身處社會邊緣及被標籤的群體有興趣。

「在上一年,我與我的同事兼好友Lina Ferreira在找一個故事去報導。我們最初想做的題目是上海難民,這是Lina的提議。可是我們找不到任何在生的當事人與我們談這事。而就在這個時候,《船民》這個故事就突然掉到我的電子郵箱中。」

Filipa從前曾參與拍攝一套叫《九澳.很久以前》的紀錄片。該片之後被上載到互聯網上。而《船民》的其中一個主角在看到《九》後就聯絡了Filipa,並向她道出了自己的故事。

「最後他對我說他很快會到澳門,問我可不可以見個面。我立即打給Lina說:『Lina,我們有故事拍了。』」

拍攝《船民》期間,Filipa與她的團隊遇到了一些困難,包括進入一些相關的地方以及找到願意與他們談的人。

「(難民)依然是一個禁忌的話題。而有些人就覺得只有當時負責澳門難民事宜的陸毅神父才有資格講這件事。可惜神父已經去世了,可是我們依然找到方法把他的說放到紀錄片中。」

Filipa希望她的紀錄片能夠幫助觀眾認識更多關於澳門及世界的歷史,以及引起他們更多的思考。

Facebook
WhatsApp
Threads
X
Email

此類別更多的

專欄

廣告

廣告

廣告

過往刊物

Living and Arts Magazine

現已發售 NOW ON SALE

KNOW MORE LiVE 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