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130

尋覓新平台

by

西九文化區舉辦的第二屆製作人網絡會議及論壇(PNMF)於5月3至6日在亞洲協會香港中心舉行。

由於在未來五年將會有大量表現藝術中心於華語地區開幕,所以來自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及台灣的製作人於PNMF中探討一系列問題,包括藝術生態的改變、製作人角色的變遷及發展,還有藝術內容及觀眾的持續發展。

PNMF最主要的目標是推廣製作人及策展人擔當藝術家與藝術生態圈中主要持分人兩者之間的協調和橋樑角色。是次被邀請到香港討論在中國的區域場地策略、合作和製作的,包括獨立製作人和那些數字正增長中的藝術及文化機構內的製作人。

澳門在這次論壇中由多位重量級人物代表,包括英姿舞團行政總監劉楚華小姐、詩篇舞集藝術總監何雅詩小姐、澳門藝術節的Lawrence Lou先生及「第八屆華文戲劇節」行政總監、現任「劇場搏劇場」及「點象藝術協會」行政總監鄺華歡先生。

鄺華歡先生是一位獨立策展人、製作人,也有推廣多個跨界別及跨文化的企劃。他曾於澳門政府任職節目策展人及製作人超過十年,並製作過藝穗節、藝術節及電影節。最近,他集中策劃國際藝術合作項目,以及推廣亞洲與國際藝術家之間的合作。

在2009年,他成立了「創作創意」。這一間藝術及創意產業管理服務公司協調公共及私人與商界之間的合作,向國際市場推廣本地藝術及創意產業。

在澳門回歸十年之際,鄺華歡先生策劃了「Olá Beijing! 澳門當代藝術在北京」活動,成為首個在北京的澳門節。

鄺華歡在PNMF中告訴CLOSER說他很清楚澳門的藝術圈子需要一次真正的改動。

「我認為我們需要改變的原因,在於我們已經在很多年來沒有變化。我們重複着同一個模式。即使政府說有需要投資在文化產業之中,那其實也沒有改變甚麼。每個人都想停留在自己的安全範圍之中,沒有人想改變,而這正正是問題所在。」

鄺華歡認為,這改動需要在多方面發生。

「我們正嘗試製造更多機會去改變,讓觀眾有新的體驗。我們有新的作品和新的劇場體驗。我們有一個叫「Bok Club」的項目,會把劇場變成一個夜店,然後邀請觀眾留下來喝點東西,與演員及其他觀眾聊天。

雖然澳門有着與葡國的連繫,但鄺華歡並未看到有太多機會讓葡國及澳門的藝術家在澳門合作。可是當他把一些想法帶到葡國後,卻又得到了一些成果。

「在過去一年,我們與葡國那邊做了不少功夫。他們有我們需要的場地空間。要在澳門製作一個作品的成本實在越來越高。如果我們可以去那的地方製作,我們就可以降低這個成本。」

那麼他又對澳門藝術圈的未來有甚麼預期呢?

「我覺得(澳門)政府需要開放一點,在政策上也要變得更有創意。幾天前我曾就如何更好地運用我們的資源發言過。我們在社區中有很多空間,它們不一定要是用來為藝術,也可以為社區本身的。可是有時這些空間就被空置在那裏,那麼為何不令用它們作藝術用途呢?畢竟藝術也是在為社區服務。」

「一段日子前我曾提議過用學校的設施。藝術家也可以為學校提供藝術教育服務。不同的學校對藝術也有不同的取態,而學生就可以接觸到不同的東西,沒有需要大家都在做同樣的事。」

這位創作創意的創辦人所願看見的,就是大家把資源集中,一起共同努力。

「我們希望創造另一個平台,一個與主流的政府平台不一樣的。我們希望可以建立一個自己的聯繫,所以我們正在嘗試與所有人建立及分享自己的網絡。像這個在PNMF的平台都是與別人聯繫的尚佳平台。」

Facebook
WhatsApp
Threads
X
Email

來自作者

此類別更多的

專欄

廣告

廣告

廣告

過往刊物

Living and Arts Magazine

現已發售 NOW ON SALE

KNOW MORE LiVE 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