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普通的女人》中,女主角Hatun “Aynur” Sürücü在片頭就死了。電影全程以女主角冷漠腔調的旁白念出,給人一種陳述報導場景的感覺。但為甚麼電影要用謀殺案揭開序幕呢?
對大部分人來說,家庭是個祝福的象徵。尤其當我們面臨窘境的時候,總是能得到家人相助。然而,Aynur的情況卻截然不同,她的不幸來自於她的家庭。她生於一個移居德國柏林的傳統穆斯林家庭,自從被逼結婚後,她的人生就仿佛被詛咒了一樣。
與電影標題《一個普通的女人》不同,Aynur一直以來都在努力擺脫社會和家庭給她的枷鎖。在電影中,她說:只有在關於婚前守貞的兩項守則上,她才是一個「普通的女人」。Aynur的強悍表現在她的反叛行為上。在懷孕期間,她逃出了丈夫暴力的魔掌,扯開象徵伊斯蘭教女人的頭巾,穿上男子套頭衫,以電工學徒的身份工作,住在為年輕單身母親提供的房屋內。而這一系列的舉動無疑都令她的家人無法接受。
這些行為都被Aynur的父母和她的哥哥視為家族之恥。即使家庭人數眾多,他們也指責Aynur不該與孩子搬到外面住。但另一方面,時間久了,他們甚至不滿意Aynur偶爾回家,因為認為她會帶壞妹妹們。他們不斷打電話威脅Aynur,逼迫她捨棄現有的生活方式,認為她的行為極度不當和可恥。
後來,隨著Aynur的兒子Can逐漸長大,他們的怨恨加劇,經由清真寺的一位激進教士的誘導,他們竭力阻止Can被母親的不虔誠影響,最終因仇恨情緒蔓延失控,「榮譽謀殺」了Aynur。
由此可見,謀殺案在電影中的鋪排別有用心:影射出部分穆斯林堅定而非理性地忠於他們的宗教道德,不惜用盡一切手段為求符合他們理想中的道德規範。
電影旁白中,Aynur、逐一念出每條道德規則,與其被視為「不道德」的行為對應,並用這個角度解釋了她的死因。Aynur的堅毅令人敬佩,即使最後被哥哥槍殺,她還是為個人自由抗爭到了死前的最後一秒。
Aynur的不幸令人悲傷。看後我不禁想:如果她能與家人斷絕來往,是否可以逃過一劫呢?她是否太愛她的家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