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喜歡對朋友、孩子、愛人說故事。但當要把它們紀錄下來,又會感到猶豫不決。面對現實吧:我們都不夠勇氣去寫作。
澳門第一屆文學節《雋文不朽》聚集了來自中國內地、台灣和葡語國家的作家和藝術家,旨在鼓勵澳門人以中、英文及葡文編寫有關澳門的故事。
是次《雋文不朽》短篇小說比賽接受三種語言,由評委會為作品進行評分。著名的中國作家蘇童將為中文作品評選,更於活動當天特地到澳門頒獎予中文短篇小說的得獎者。香港英文作家素細則為英語短篇小說評分。而José Luís Peixoto會在葡文短篇小說中選出優勝者。
這次比賽沒有年齡、國籍或居住地點限制,唯必須以澳門作背景。作品字數上限為5,000字 (葡文和英文)及和10,000字 (中文)。
優勝作品(每種語言一份)將被翻譯成其它兩種語言,並於下一屆文學節與首屆文學節特邀作家的小說一同出版成書。
寫作的藝術 澳門文學節首日,約30人參與素細在於澳門理工學院舉行的創意寫作研討會。這位撰寫了九本小說和散文,並為三個香港英語文學選集作編輯工作的作家解釋說,寫作的技巧可以言傳,但天份無法傳授。
「首先,我會給你敘述焦點的框架,因為我寫散文時常專注於兩件事情。一件是我常做的,我稱之為像作家般閱讀。你為何閱讀故事、詩歌、小說和回憶錄?那是因為閱讀它們令人愉快,因為它們很吸引、因為那裡有你喜歡的故事、你喜歡的人物。」然後她點出了敍寫故事的五個要點—人物、地點、情節、觀點和視角—這就是首屆曼氏亞洲文學獎入圍作家眼中好故事的基石。
素細是香港城市大學英語系的首位駐校作家,負責管理全球第一個以亞洲英語文學為主的創意寫作碩士課程(MFA in Creative Writing)。
她強調:「我們在寫作課程中所教的東西之一,就是如何像作家而非讀者般閱讀。」
素細請當時所有的活動參與者分析幾本書的第一段落,又請他們為一個可能的故事寫引言。「回家接著寫吧。」她鼓勵他們。
而素細自己關於澳門的短篇小說又是怎樣的呢?
「那將是關於賭博的,可能會有角色探討賭博的行為和對人、對整體的城市經濟的意義。」
聽起來很有趣,我們明年年初就有機會拜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