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新境界

by

澳門大學人文學院藝術與設計系著名教授梁藍波以身作則,無懼人工智能,帶領學生開創藝術創作的新高峰。

過去,人們談論科技和人工智能時,總會想像機械人能夠替代人類完成所有繁重、枯燥的工作,讓我們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享受興趣愛好和探索創意激情。然而,隨著近期人工智能的發展,機械人現在似乎還能夠進行藝術創作,通過DALL-E 3、Midjourney、Imagen 2和微軟的Image Creator等軟件,幾乎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藝術家。


Erris Ho Eloi scarva

儘管這些新科技令人振奮,但不可避免地也引發了藝術領域一些專業人士的擔憂,插畫師、設計師、攝影師、錄像師等職業都面臨挑戰。然而,人工智能的創作能否被視為真正的藝術?創作者是否應該在使用人工智能時透明公開?原創藝術的擁有權能否得到保護?

對此,澳門大學藝術與設計系教授梁藍波承認這是一些值得考慮的問題,但他仍然鼓勵他的學生在藝術創作和設計中積極運用這些新科技。

「我們的教學理念是鼓勵學生持開放的態度對待新生事物,引導他們運用最時尚的理念和最先進的科技進行創作,」澳門大學人文學院藝術設計中心主任梁藍波介紹說。「學生們應該積極利用這些新的技術手段讓其藝術和設計達到新的高度,創作出具有時代特色和創意的作品。很多人都會利用這些新的工具,如果你不緊跟時代,你就會被時代所拋棄。」

Lampo Leong: Icy Fire, Digital Ink Generative Video Art

儘管人工智能非常聰明,但梁教授指出,利用人工智能進行藝術創作的過程仍然需要藝術家的參與和指導,而藝術家的眼光、品味和專業知識就顯得十分重要。

「在這些作品的創作過程中,我們必須向人工智能軟件提供不同的指令,告訴它我們想要什麼效果、需要改變哪些元素以達到什麼樣的感覺等。假如一個人沒有經過嚴格的藝術訓練,就不會有足夠的知識、眼光、甚至專業的詞彙去告訴人工智能你想要創作出什麼。沒有專業的訓練,人們或許可以創作出圖像,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能夠創作出有意義的、有高度的藝術作品。」

梁藍波教授近期的創作是一部與設計師林力和博士生趙炎修合作的,名為《奇珍異友》的人工智能生成的數字影像藝術作品。他們創作了想像中的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的各種生物,呈現出色彩繽紛、充滿童趣和親和力的人類「朋友」。這是藝術家的理念、想像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多種人工智能軟件強大創造力的結晶。

「我們首先在 Adobe Firefly 中生成這些奇幻生物,然後通過不斷更新對人工智能軟件的指令去改進所生成的圖像。接著,我們使用 Photoshop 進行顏色的調整和構圖的組合,然後使用 Runway 生成圖像的動畫影像部分,再用 TouchDesigner 添加各種影像的幻化效果。最後,我們使用 Adobe Audition 添加深海的音效,最終完成了這部人工智能生成的數字影像藝術作品,」梁教授解釋道。

三位藝術家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創作了50多個角色,最後挑選出最終的版本和組合。這部作品於今年五月深圳設計周的「深港澳數字設計三城展」中在深圳美術館首次展出,隨後在「法國五月」藝術節中在澳門首次亮相。

梁藍波是一位國際著名的畫家、書法家、攝影師、數碼藝術家和設計師,他的作品曾獲“紅點至尊獎”等獎100多項,獲選國際性或全國性的重要聯展430多個,並被世界十多家博物館所收藏。他近年多次使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創作,包括去年在「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展出的沉浸式數字水墨生成影像藝術裝置《冰‧火》,以及展出於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廣東美術館和深圳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的,與趙炎修合作的《冰墨》、《天問》和《墨界》等水墨數字生成影像。

「我首先手繪出大寫意的水墨作品,然後通過高清掃描將其轉換成數碼圖像,再使用 TouchDesigner 從圖像創作出水墨生成影像。這是一些利用數碼科技和人工智能技術創作的當代水墨藝術,它超越了純手工所能達到的效果。」

梁教授的水墨生成影像還常常作為現代舞的背景,與陶身體劇場、高豔津子的北京現代舞團等舞者合作,增加了另一層次的藝術表達。

這位學者對藝術創作的未來充滿期待,並不害怕科技的發展和進步。

「一百多年前,當攝影技術被發明後,人們預言繪畫將會消亡,但一個世紀過去了,人們依然繼續著繪畫的創作。我們以前使用膠片,現在有了數碼攝影和 Photoshop,這些科技的發展把攝影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今天我們用手機短信和電子郵件溝通,但如果收到一封手寫的信,就會覺得特別珍貴。一些人總會保持用手工進行藝術創作,手繪作品的價值只會與日俱增。」

「我們主要擔心的是某天人工智能超越了人類並接管了世界。但目前,儘管人工智能變得越來越聰明,但它仍然在我們的掌控之下。至於藝術創作,我認為,人工智能並沒有毀滅世界,它只會幫助我們達到新的創意高度。」

Facebook
WhatsApp
Threads
X
Email

來自作者

此類別更多的

專欄

廣告

廣告

廣告

過往刊物

Living and Arts Magazine

NOW ON SALE

KNOW MORE LiVE 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