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漫畫處女作《Macao – La Cité du Dragon》(編者譯:澳門-龍之都)於本年初在法國以法文出版了,您第一次來澳門是什麼時候?您覺得和這個城市有什麼緣份呢?
自2006年起我就經常來到香港和澳門,作為一個編劇,我一直是港產動作片的超級粉絲,尤其喜愛杜琪峯和劉偉強,韓國導演如羅泓軫或朴贊郁我也很喜歡。創作關於澳門的這本書時,我想寫一個能讓這些我喜愛的導演拍成電影的劇本,我也讀了很多關於黑社會和賭場主題的資料,我喜歡犯罪電影,裡面的故事和人物反映了我們身處的世界,人性的矛盾、弱點和黑暗的一面。
您什麼時候決定要以澳門作為您的新作的背景?
我並非一個賭徒,但我專誠去了多間賭場,由市中心到路氹金光大道,逐家賭場鑽,幾天幾夜不睡覺,親眼看到貨如輪轉的賭場巴士把賭場的職員和興奮的賭客們載出載入;那些巨型的大堂;讓人難以置信的建築物和所有在那裡有可能發生的事。
我選擇澳門因為我想探討在中國文化中非常流行的一個概念:「運氣」。我設計了兩位主角,他們的人生觀和性格有很大的反差:第一個是Leon,他是一名記者,他覺得自己就是命運的主人;第二個是Kwan Tao,他是一名黑社會頭目,他則深信他的成功都得靠運氣。這兩個角色包含了 「命運」與「自由意志」之間的互相矛盾。這矛盾在故事中一直在發展,它在這兩位主角的故事之間穿針引線,把他們推到各自的命運之中。
賭場、黑社會和奢華,為什麼選這些作為主題?
我之前對澳門的賭場有一些印象,但現實讓我更覺震驚,這些巨型的建築物24小時不停運作,永遠沐浴在一種人工的燈光下,空調輕而易舉地把賭桌周圍所有的煙味吸掉,裡面的燈光設計完美地把日光代替了,讓人們無所適從,賭客分不出晝夜,在賭場內只要他知道往哪裡找,所有他想要的都在他的眼前,合法與否都是一樣,隨時隨地任他選擇。
只要有錢,一個人在賭場內完全可以自給自足地生存,這是我的故事的起點:於一間超現實的豪華酒店內,主角與世隔絕,永遠待在一個可以讓他享盡榮華富貴的地方。
這就是資本主義被推到一個極點的狀態,所有東西都可以用錢來交換,在這個龍飛鳳舞之地,一切都顯得繁榮。賭博已經不是偷偷摸摸的在進行,而是成為了主流的娛樂。但在商言商,以貴賓廳為例,那裡仍然可以找到毒品或娼妓,這是一般公眾不會進入的地方。
您本來是一位編劇,而這又是您的第一部漫畫作品,您是怎樣演變過來的?您如何比較兩者在創作過程上的分別?
電影中的對話和動作就是最大的分別,電影中發生的事比漫畫中的要快很多,尤其是歐洲漫畫的格式是五十二版,創作的時候一定不能靠演員的演出了,而是要透過對話和故事的背景,讓所有重要的細節都能被讀者吸收。我喜歡漫畫的其中一點是,讀者的眼睛可以有時間停留並欣賞美麗的圖畫,而且在漫畫的格式中,我可以引進平衡畫面,來敍述某些瞬間所發生的有關聯的事件。漫畫被認為是一種省略的藝術,有很多可能性,可以從一格跳到另一格,讓讀者把故事串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