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計算卡路里,也不做食物定量測量,」Kelly Tsoi說道,「最重要的是知道哪種方法對你的身體有效,因為我們都是生物個體,沒有哪一種飲食習慣適合所有人。」
Kelly是初創企業Root Matters的創始人。她對改善飲食和生活習慣的興趣來自於家人和朋友生病的經歷。
「我在英格蘭出生成長,那裏的文化是,生病了就要去看醫生。不要追根問底,醫生是行家,你只需要按處方吃藥就是了,」Kelly說。
然而,當尚年幼的女兒患上肺炎時,她將目光轉向了替代醫學,並找到了治療方法。在廈門生活時,她得知自己的教會牧師已經憑藉替代醫學和自然療法帶癌生存了十年,這更激勵她挑戰現狀。
大約同時,89歲的Kelly父親被診斷出患有癌症。然而腫瘤科醫生給出的建議讓Kelly感到震驚——医生对维他命D的好處一无所知,还鼓勵父亲吃含糖的食物……「糖會加劇癌症!」
「我感到非常不安。我記得夏天時,我會將大量冰沙和健康食物加入父親的飲食中,幫助強健他的整體免疫系統,」她說。
「我開始進行研究,真正地深入挖掘和學習如何更全面、更自然地生活。我去了Joshua Rosenthal在紐約開辦的綜合營養研究所學習,課程中仔細審視了靈性、人際關係、職業和運動的主要食物。所有要義都歸結為要平衡這四大支柱,在此學習過程中,次要食物——也就是你的盤中餐,自然會是更好的選擇。」
Kelly在10個月前來到了澳門,分享她的經驗和學習成果。她提供一對一的健康輔導課程(全程6個月,每月兩次,每次50分鐘,「改變習慣需要時間」),小組課程(「例如在一間辦公室為3到6名希望選擇健康生活的員工提供建議和輔導」),以及公司講座和專題講座。
「我也在學校開設講座。最近我就青少年的健康習慣做了一個講座……教育他們如何養成良好的習慣,以及為什麼糖會被吹捧得天花亂墜。」
Kelly有五個兄弟姊妹,客家人四海為家的傳統似乎對她成年後的生活有很大影響:她經常旅行,足跡遍及各地。她在新世界酒店集團開始職業生涯,六年時間內,迅速晉升為公共關係總監。然後她又在港島香格里拉大酒店擔任同樣的職務,工作了四年。
在香港工作十年之後,她渴望一些新鮮感,就在此時她恰好受邀加入了上海JW萬豪酒店的籌備團隊,擔任營銷傳播總監。在那裏,她遇到了做酒店經理的丈夫Chris。在上海待了六年半之後,她變成了隨遷配偶。
「我是一個工作狂和完美主義者——我意識到可能沒辦法同時做好兩件事,所以我乾脆辭去工作,全心培養我們的女兒Lauren,她現在已經13歲了。」
一家人先後搬去了順德、廣州、廈門,然後回到上海為瑞吉酒店做開業籌備。現在全家又一同來到了澳門。
他們選擇在哪裏安家呢?
「看過一些房屋後,我們最後選擇了海洋花園。我們挺喜歡大潭山一號,因為離澳門國際學校很近,但又不太想在燈光太亮的地方。金峰南岸有很好的俱樂部,但是Lauren覺得大堂太像酒店了,」Kelly說。
最終,他們看中了海洋花園翠菊苑的一間寬敞明亮的公寓,有三間居室,三間浴室。
「這裏有很寬敞的廚房。我們很喜歡窗外的景色,周圍的環境,海濱步道單車道。這裏離Chris的工作地很近,前台團隊也非常棒。我性格內向,欣賞平靜感和家園感。在住過的每一處房子裏,我都努力營造出家的感覺,例如定期煮家常菜,展示家庭照片拼貼等等,」Kelly說。這確實是一個親密有愛的家庭。
公寓裡擺放的,是Kelly和Chris在各地工作和度假時收集的珍貴家具。餐桌來自順德(「就像是一個家俱之城!」),咖啡桌是在廣州定制的,現在用作Kelly的包裝桌,有許多放置紙張、綢帶和膠帶的隔間。
「起居室的矮餐邊櫃來自上海一個家具倉庫,是根據我們的要求定做的,白色二人座梳化來自氹仔澳美家俱廣場,大一些的灰色梳化則來自香港新海怡廣場的Tree家俱店。」
皮製扶手椅來自上海,是Chris的最愛。餐廳的酒櫃裏收藏著許多Riedel酒杯。
「這讓我仿佛回到了在酒店工作的歲月,」Kelly笑著說,「說起葡萄酒,港島香格里拉酒店珀翠餐廳的侍酒師真的教會了我很多。」
在正門入口處傲然屹立的是一頭陶瓷豬,採用四葉草設計。
「我覺得這是在德國製造的,但我們是在上海買的。」它是全家人的最愛,「無論我們搬到哪裏,都會帶上它!」
那麼Kelly對澳門感受如何?
「我很驚喜,本地人很友好。我迷路過很多次,但人們會不惜繞遠路來幫我,他們從不吝惜付出時間。有一次,一位報攤攤主拿出手機用谷歌地圖幫我查詢路線,雖然有很多顧客在等,他還是堅持帶我走到路的盡頭為我指明方向。在香港,你不可能有這樣的待遇。」
缺點呢?「交通……這個城市總是處於工程模式,這確實對交通產生了負面影響!但好處是澳門很小,去任何地方都很近,和上海相比好了很多。食品購物方面的話,上海有更多有機天然食品可以選擇,還有很多超市都可以網上購物,上午訂購,下午就能送貨到家……我希望以後澳門在這方面能有所改善。」
Kelly和家人在澳門很開心,她對自己在這裏的事業前景也非常樂觀。
「食物就像是談話的催化劑,讓人們聚在一起。我希望Root Matters能夠在社區開枝散葉,可以通過專題研討會、講座、介紹健康零食、在聖經學習會上分享食譜,或是舉辦野餐會、週末度假等等方法;當一個人分享經驗時,就會產生漣漪效應。」
網站將於7月中旬推出:www.rootmatter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