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連串無法挽回的事件,由我們所認知的時間組織而成。時間為人類而言是固定的,而有些人就對此有更深的感受。為我而言,時間就像一個行刑者,靜靜地坐在那裏等着,沒有人能夠逃得過。
十年以來,《澳門特寫》記綠了這個城市所經歷的改變,不論是在社會上、藝術上,還是在它的服務業和酒店業界之中。剛過去這個十年為澳門來說可謂異常緊湊。在經濟上,這裏經過了起伏跌宕,有很多為人驚嘆的成就及失之交臂的機遇,有過度發展及人口過多的問題,有多位有才之士在各個界別中冒起或者被埋沒。
慶祝《特寫》創刊十週年當然就是要頌揚一下這個城市的人。在本月的雜誌中,我們不再回望過去,而是展望將來,並找來十位我們相信將會在未來十年於澳門留下足印的青年才俊。他們當中有來自視覺藝術及體育界別的,還有酒店服務業、電影業等,也有市場推廣及環保議題。這些年青人向《特寫》曉示了澳門的未來。在他們的說話中,大家可以感受到那一份能量,一份對於生活及自由工作、對於在思想及生活上全球化的強烈欲望,但同時間亦對於他們的根源有所眷戀。
慶祝這個《特寫》的十年,其實也是要恭賀那些十年前大膽地推出這本雜誌的人,特別是我們的創辦人及出版人白嘉度先生。另外當然還有Mark Philips,他差不多從雜誌創立的第一天就已經與我們一起耕耘;我們的前任總編輯Nuno Mendonca也在我們雜誌的歷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還有其他在這些年來為《特寫》作出供獻的人,包括撰稿人、插畫家、設計師、攝影師、翻譯人員。也不能不提我們的市場推廣同事、辦公室中的其他同事、實習生、伙伴們及贊助機構。當然還有你,我們的讀者。
如果十年為這雜誌是一個里程碑的話,那麼七年為像我這樣32歲的人來說也是一段很長的時間。七年來,我生活在這個城市之中,學習把澳門當成自己的家,並且有幸花了這七年中的大部分時間在為我們這個傳媒集團工作。
我們經常說時光飛逝,對我來說,這實在十分真實。當我回望2010年1月,自己乘着一艘噴射船首次到達澳門。在我們的姊妹刊物《句號報》工作過,並且成為《特寫》的總編輯差不多四年後,是時候為我人生中這個篇章作結,並且翻開新的一頁。
在這篇我最後的「編輯筆錄」之中,我一定要向白嘉度先生致謝。在其他一切的身份之外,他首先是我的朋友。我要感謝他這些年來在澳門給予我的機會,感謝他對我的信任,相信我的夢想,並讓我相信他的夢想。我們的這趟旅程雖然艱辛,但沿途風光無限,而且也不會以此為終點。
最後要提的是我們《特寫》的團隊。這個人數雖少,但卻十分努力、專注及真誠的團隊,讓這本雜誌每月都能出現在讀者面前。希望你們及你們的事業能夠隨着這本雜誌一起欣欣向榮。我一定會花一段很長的時間懷念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