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i_sut_weng

黎雪穎

by

線與面的交織之下,無數出色的畫作應運而生。在欣賞黎雪穎的畫作時,看到一個個形狀看似無序地互相纏繞,最後卻組成了為人熟悉的澳門風物。

小時候的黎雪穎與其他小孩一樣都有在閒時畫畫,之後也進入了學校的美術組。她認為自己對繪畫的愛好,可能是因為繪畫能給予她自信。

「小時候如果畫得好,老師就會讚賞,又會邀請我進入美術組。參加了一些學生繪畫比賽又得了獎。這些都讓我建立了自信,也驅使我繼續畫下去。」

「第一次最有成功感的經驗來自兩年前奪得的東方基金會藝術獎。有時會覺得這些獎勵是對自己的一種肯定,讓自己更加有信心去繼續做這件事。」

為出生及成長在澳門的她而言,對於這城市最直觀的感覺對象就是她每天走在街上會看見的建築物。黎雪穎認為澳門的文化不只是在這裏發生的文化活動及藝術展覽,更應該包括街上那些蘊含着澳門文化的中葡建築。因此她認為澳門的建築物可以最直接地體現出城市的文化背景。

「所以當我在以類似拆解的方式畫這些建築物時,其實就是在提醒別人,讓觀眾重新認識他們身邊的環境。現在因着種種原因而拆除了很多建築物,其中很多我都覺得值得保留。當你把這些建築全數拆盡,最後只剩高樓大廈時,那我們的城市又是否原本的澳門?澳門的文化底蘊與特色又再可以在哪裏體現呢?」

黎雪穎希望她的觀眾在欣賞她的畫作時,也可以重新思考這一切。

在畫風方面,黎雪穎覺得自己偏向表現主義的技法。黎雪穎希望自己的畫作不太格式化,不想讓別人猜到她會怎樣畫下一筆。

「以我的畫為例,你可能會看到很多方格。有些人會以為是一種『數碼化』,但我不認為這是最恰當的一種形容。我畫中的方格其實是被沒有規律地編排着,但我又想這些方格能重組出一個影像,讓觀眾理解我在畫甚麼。整個畫面的安排其實是很直觀的,是我的一種情感的表達。」

黎雪穎覺得現在可以在畫中找到自己、了解到自己的所想所需。

「我覺得每次畫畫就好像與自己的一場對話與溝通。」

由於黎雪穎的畫作都是關於情感的表達,所以她並沒有一個畫畫的時間表,一切都要看作畫時心中的感受而定。可是由於沒有一份正職,她偶然會感到一點不踏實。

「由於沒有正職和穩定的收入,所以有時都會懷疑自己,也會想是否應該找一份正職,只把畫畫當作兼職;亦會考慮到自己只是剛畢業,想着應否考慮其他方面的發展,讓自己有多一點可能性。」

現時黎雪穎正在準備今年年底在全藝社舉行的個人展,內容將加入一些新元素,但主要都是圍繞澳門的建築物。

「其實我之前有為自己設下一個期限,希望看一下自己到底在大學畢業時到底能夠完成多少事。現在畢業了,成績也算不錯。當初我也有過一個目標,希望在大學畢業前有一場個人展覽。現在算是成功了一半,因為今年年底就會有一場個人展。如果這條路是走得不錯的話,我會想繼續這樣走下去。」

Facebook
WhatsApp
Threads
X
Email

More from the author

More of this category

Featured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Older Issues

Living and Arts Magazine

現已發售 NOW ON SALE

KNOW MORE LiVE 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