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九月,澳門首次出現以搖滾為主題的音樂節。由本地樂隊「刃記」主辦、作為樂隊十週年慶祝活動之一的音樂節Blademark Festival,不只是一個音樂盛會,更邀請了一些希望展示自己獨特作品的本地文創機構去一起參與。
由於去年的成功,刃記今年決定再接再勵,於11月12至13日在婆仔屋舉辦Blademark Festival 2016。
今年的表演嘉賓包括欣蒨、馬曼莉、青原、BPC、Catalyser、Experience及Zenith等。除了音樂節目外,今年的Blademark Festival亦會加插「潮流時尚市集」、「視覺藝術展演」、「街頭美食攤位」和「電影放映」。其中更展出刃記主唱百強的10幅作品。
在去年的Blademark Festival期間,刃記為觀眾帶來了三首樂隊的新歌。而今年Blademark Festival的入場觀眾,將能夠率先欣賞到刃記為一套即將上映的電影所作的配樂。
當談到去年的首屆Blademark Festival時,四位刃記的成員都表示他們對當中的演出及活動的成效十分滿意。
刃記的低音結他手Raimundo Nogueira (Raymond) 說,去年的音樂節中最讓他享受的部分,是與其他音樂人在台上及台下的交流。
結他手福島章嗣也覺得上屆音樂節「挺好玩的」。
「澳門並沒有太多這類音樂節,所以(第一屆的) Blademark Festival其實是一件很新及很有趣的東西。它不只是一個樂隊的表演,也有展覽在裏面,集合了很多不同的事物。」
而刃記的鼓手高迪雲Darren就覺得澳門需要更多類似Blademark Festival的活動,讓澳門各路本地創意團體及機構能夠有機會聚一聚。
百強也同意澳門需要更多這種活動,並且對於澳門的音樂活動於近年逐漸減少而感到可惜:「澳門並沒有太多這類型的活動,更不用說是搖滾音樂節。很多這裏的音樂節都是很正式的。但近年甚至連流行音樂節也開始減少。例如前幾年澳門會有HUSH!!以及一個五一沙灘音樂表演,但去年都已經被合併在一起。」
兩天音樂盛宴
今年的Blademark Festival將由一天延長至兩天。第二天的舞台將如去年一樣會有完整的搖滾演出器材佈置。而第一天則主要是在器材上及曲風上都比較輕巧的音樂,並請來了幾位流行歌手參與。
對於這個新安排,百強解釋說是與今年的主題「返樸歸真」有關。
「音樂表演不一定需要一套重型器材。一把木結他及一個歌手已經能夠帶來一場出色的表演。我們很希望傳遞出『回歸真我』的訊息及想法。」
這位刃記主唱也說,所有參與Blademark Festival的人,包括台上的音樂人及在台下展出自己作品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去爭取,就是為了達成自己的夢想。
他補充:「我們沒有一個人會從這事上賺到很多的錢。我們只是追求一個有質素的生活及更好的未來。而我覺得澳門也需要這些。」
拉闊需求
Blademark Festival的其中一個目標,當然是希望讓觀眾感受到現場音樂的威力。可是在最近卻傳出了一個壞消息:澳門現場音樂協會(LMA) 正在為其現場表演場地的前途作考慮。
四位刃記的成員都因為這個消息而感到十分難過,特別是因為現場音樂表演在澳門可謂「買少見少」。
Darren說他十分支持現場音樂表演,並認為其十分重要:「如果你只聽流行音樂或搖滾音樂,你只會看到(音樂世界)的一小部分。像LMA這種獨立場地會從加拿大、德國及芬蘭等的地方帶來不同的樂隊。這些樂隊雖然可能都不是很有知名度,但他們的音樂都是十分有趣的,而且成員們都十分努力,希望把自己的音樂帶給世界。」
他認為澳門的現場音樂表演場地正在逐漸消失,令到表演音樂越來越難。Darren希望澳門人在未來會變得更懂欣賞現場表演,讓LMA及類似的場地可以繼續籌辦現場音樂表演。
關於刃記的未來發展,福島章嗣說他們正在從事不同範疇的音樂創作,包括為電影配樂。樂隊也會於新的錄音室完成後,開始製作新的demo。
對於刃記開始涉獵其他與樂隊音樂無關的創作工作,百強說這其實是要讓其他人明白,在澳門成立樂隊的人不只是為了娛己,亦有很專業的一面。
「我們希望人們覺得搖滾樂手及樂隊音樂人都是專業人士,都應該在社會受尊重。」
他的願望是大眾在將來會明瞭到搖滾樂及另類音樂的價值。
百強 Fortes
— 主唱
百強是來自單親家庭的小孩,是反叛少年,是終日無所事事的邊青,是浪子回頭,是社會棟樑……他一直在時光裏穿梭着,他的人生秒秒可變,他的創作靈感不受時空限制,來自於過去的經歷,對未來的幻想,當下的感受,他一邊跌碰卻一邊吸取人生經驗。作為刃記樂隊的主腦和主唱,他的思想引領着刃記朝向那越來越陌生又越來越無邊無際的神秘的國度,一直探索者,冒險着!而在這漫無目的,驚心動魄的旅程裏,其實百強跟刃記都在這無邊際的宇宙裏修行着,
頌唱着來自他們最真摯的歌韻。
福島章嗣
結他手
音樂多面人。二十一歲那年從日本福岡移居澳門,年少的他懷着對音樂的熱誠加入了刃記並成了其結他手。在Aki來澳門定居之前他也是樂隊的結他手,其樂隊風格跟當時刃記的重金屬類有着極大的差異,但Aki可是個罕有地全面的音樂創作人,不同類型音樂風格和演繹方式Aki都能靈活地轉換,這也是他的過人之處。在舞台上的Aki也深受現場觀眾朋友們所愛戴,他全情投入的表現是其魅力所在。
高迪雲
鼓手
來自加拿大的音樂浪人,最終扎根澳門並加盟刃記。Darren早年活躍於歐美各地四出巡演,後因工作原因被所屬公司派往澳門公幹。因為工作需長時間暫居澳門,Darren也順理成章於澳門組織起自己的樂隊Music Boxx,樂隊成員均是來自世界各地,在Darren的領軍下Music Boxx除擴闊了一眾本地樂隊的視野。樂隊解散後,Darren應邀入伍,成為刃記成員之一。
Raymond
低音結他手
我行我素,不折不扣的土生澳門人。Raymond,跟眾多的土生葡人一樣,身體裏運行着的不是中國人的血也不是葡萄牙人的血,而是土生葡人族群的血,這血統的後裔或多或少也承傳着兩大古代航海大國的氣魄,我行我素,沈默寡言卻在沈穩中散發着激情。十六歲曾屬本地英式搖滾樂隊MZ的低音結他手,後也曾為其他樂隊擔任低音結他手,擁有極為豐富的樂隊智慧與經驗。
除了是刃記的主唱外,百強另外的身份是藝術家,也會出售不同的商品。他最近在忙着準備今年Blademark Festival展出的作品外,還有在設計服裝。 百強在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其實是在一間服裝公司內為設計師們提供平面設計的支援。他於是就用上了那一份經驗,把自己的插畫放到一些商品上,包括服裝、電話保護殼、貼紙及背囊等。 他解釋道:「那些插畫中有很多其實是特別為刃記的一些歌及口號而創作的。所有的創作,包括商品、音樂、畫作及插畫,其實都互相有關連。每次我開始創作時,我其實可以造出一系列不同的東西。例如在我寫了一首歌後,我也可以同時造出一套插畫,然後又把這套插畫放到其他產品上。」
在音樂方面,百強透露他於最近半年都在籌組一間音樂公司,名為「麻雀」。而他以後在這間公司內將負責創意的方面部分。該公司的錄音室設於水坑尾百老匯中心三樓的文創村中,同時也是刃記排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