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本地编剧王智豪结合了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的两篇作品《鼻》及《龙》,写成了《天龙》这份剧本。经过多年后,王智豪向当时有欣赏过这套作品的许国权透露自己有意重写《天龙》。适逢今年是芥川龙之介出道一百年,于是二人就希望把原本40分钟的剧本延长至90分鐘,由许国权担任导演,让《天龙》重现舞台。
由于编剧在经过20年后实在有太多意念希望与观众分享,所以新版的剧本比原来预期的更长。于是导演就需要在排练期间不断精简剧本。虽然许国权在整个过程中都有向编剧报告自己删减了什么,但他就笑说害怕王智豪在看完最终成品后会忍不住对他动粗。
说到是次演出中的特别之处,不能不提舞台的设置形式。导演解释说,一般的正剧就是有一个镜框式舞台,演员与观众之间被一道看得穿的『第四道墙』隔开。但《天龙》的舞台是让演员深入观众之中,让两者之间有一个紧密的关係。例如在念台词时,演员可能会突然与观众对话,因此就与一般的正剧有所不同。
另外,由于许国权本身比较偏爱一些黑色喜剧,而《天龙》这剧本也带有一点喜剧元素在内,所以导演就决定把剧中的喜剧感提高,又将一些角色更加小丑化。同时,他亦认为这次演出为演员来说难度其实比较高。
「演员一个人要演两个角色,而且两个角色的身份天南地北。例如有一位演员同时要演一个30岁、性格巴辣的小贩和年届六旬的高僧……我觉得自己这次开了很多难题给自己,在选角时专门选一些与角色不相似的演员。因为我想整套戏都有种古怪的味道,于是就做了一些古怪的选择。」
许国权说在《天龙》中,演员要顾及四面的观众外, 还要对自己在舞台上的位置十分敏感,而且由于演出的不是平时会做的角色,因此需要有突破自我,其难度可想而知。
除了开难题给自己和演员外,导演也为是次合作的音乐设计陈蔚风及形体指导莫倩婷带来了不同的挑战。
由于词汇的不同,所以导演一般都很难与音乐设计沟通自己的要求。许国权在与陈蔚风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就只能说希望音乐「有点日本的味道,但又有现代感,并且带有点疯狂」。但他说陈蔚风很包容、十分愿意聆听,尽力造出他想要的效果,这令到作为导演的他十分感恩。
陈蔚风则表示,虽然《天龙》是一套正剧,但当中出现了不少「超自然」的剧情,并不是纯粹的正剧,所以比一般的正剧有更多空间让他做音乐。
至于担任形体指导的莫倩婷,其实开始的时候不太明白为何会被找来指导演员。但当与导演交谈后,她发现导演并不希望以一个正剧的方式去排这一套戏,并且对于某些场景有着自己特别的解读,而这个合作的有趣之处,在于她如何通过演员的身体去实现导演想要的情境。
但莫倩婷并不希望由她去编排演员的动作,而是通过一些工作坊以及与演员的沟通来一起共生出他们的演出,希望带来一个更「有机」的效果。
想知道一条潜藏廿年的天龙将如何升天,就不能错过这场在南湾旧法院大楼黑盒剧场的演出。
演出日期 :
2017 年 4 月 6-9 日 20:00
2017年 4 月 8-9 日 15:00
2017 年 4 月 10 日 20:00(加场)
户外片段演出:
2017年 4 月 16 日 15:30, 17:00
白鸽巢公园, 免费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