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的又一大年度文化盛事——第三屆「澳門國際影展暨頒獎典禮」(IFFAM)將於12月8日至12月14日盛大舉行。
IFFAM呈現了類型豐富的精彩電影作品,已經開始在區域性電影節中佔據一席之地。
上屆和本屆IFFAM影展的藝術總監麥克•古瑞吉最近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我對今年IFFAM的節目十分滿意。選片團隊不辭勞苦,精挑細選了多部優質電影,讓我們有信心今屆IFFAM能像往年一樣吸引眾多熱情觀眾的參與。」
「本屆影展包含了具有大膽創新元素的全新影片、年度最佳影片、經典鉅製、票房大賣的火爆影片,以及入圍我們競賽單元的 12 部優秀作品等,內容令人十分興奮,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將這些好作品分享給我們的觀眾和評委 了。」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局長暨IFFAM籌備委員會主席文綺華說,「作為一個年輕的影展,我們加倍用心力製作,並在過去兩屆不斷聽取各方意見,靈活調整節目內容以及精心挑選影片,積極將我們的影展搭建成一個跨國界、跨世代的中西文化交匯平台,致力在國際電影業界打響名堂。」
「今年,我們還新增了競賽項目——「新華語映像」, 將更多華語電影帶到影展,進一步增強影片名單的陣容,」她補充道。
文綺華還表示,旅遊局希望「創造一個平台推進澳門創意產業的發展」。她說,「我相信本屆影展可以持續推動澳門創意產業的發展」,並稱影展為「西方電影和本土電影的交流平台」。
文綺華指出,IFFAM同時也是讓澳門觀眾一睹優質影片的好機會,例如在2017年第二屆IFFAM上展映的影片《水底情深》(導演Guillermo del Toro)就在2018年第90屆奧斯卡獎中奪得了最佳影片。
「據我們的藝術總監說,今年我們也有幾部電影有機會在大型電影節和電影獎中折桂。所以我們認為這對觀眾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能讓澳門市民看到好電影,」她說。
今年影展的大動作還包括邀請到香港影星郭富城(台灣金馬獎及香港金像獎影帝)、奧斯卡及金球影帝尼古拉斯·基治以及韓國影壇新星林允兒擔任明星大使。
影帝尼古拉斯·基治還將擔任「大師班」主講嘉賓。「大師班」特意為有意晉身電影行業、電影從業員及澳門觀眾提供一個互動交流平台,致力培育電影業界的新血。去年「大師班」的主講嘉賓是著名導演吳宇森及彭浩翔。
今年的影展大使由三位於國際影壇享有盛名的資深電影工作者擔任,包括韓國導演金容華、印度導演Shekhar Kapur,以及中國導演薛曉路。
影展項目「焦點影人」每年於電影業界的不同範疇選出一至兩位出眾的代表。影展籌委會公佈,今年「焦點影人」為中國知名演員姚晨,她主演的三部電影將於影展期間進行放映:《搜索》(陳凱歌導演,2012)、《西遊·伏妖篇》(徐克導演,2017)以及《找到你》(呂樂導演,2018)。
她亦將於 12 月 10 日與資深電影發行人施南生舉行訪談會,和觀眾分享她的事業旅程,以及對華語電影業的展望進行討論。
影展的競賽單元有11部優秀影片入圍,均為全球範圍內新導演的處女作或第二部電影,得獎作品將獲得獎金60,000美元。香港監製、編劇兼導演張婉婷、澳洲監製兼導演保羅·卡利、印度女演員Tillotama Shome、以及奧斯卡得主波斯尼亞導演Danis Tanovic將與評審團主席中國資深導演陳凱歌一道,負責對參賽電影進行評審。
影展還有十面埋伏、環球影展全覽、新華語映像、導演視覺、特別展映及電影產業交流會等單元。
影展的開幕電影《綠簿旅友》(美國)將於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放映。
成功之道
澳門國際影展暨頒獎典禮(IFFAM) 藝術總監麥克•古瑞吉希望能吸引越來越多的觀眾
文 By Cláudia Aranda / 譯 Translation Stacey Qiao / 圖 Photo Eduardo Martins
澳門國際影展暨頒獎典禮(IFFAM)藝術總監麥克•古瑞吉表示,今年影展選片的原則是「儘可能將年度最佳、最新影片帶到澳門」。
「去年IFFAM展映的《水底情深》和《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後來都贏得了奧斯卡獎項,所以我覺得,如果我們每年都能做讓澳門觀眾提前一睹奧斯卡影片的風采,那就太好了,」來自英國的麥克•古瑞吉說。他已經是連續第二年擔任IFFAM藝術總監了。
今年IFFAM還新增了「新華語映像」單元,專注於華語電影。在中國舉辦的其他電影節也日漸重視華語電影,例如平遙國際電影展。麥克•古瑞吉認為這一趨勢將延續下去。
「現在,華語世界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文化空間,」他舉了章明導演的電影《冥王星時刻》為例。《冥王星時刻》是入選今年新華語映像單元的六部影片之一。
這一新競賽單元的參展影片來自中國大陸、台灣和馬來西亞。
澳門製造的電影長片方面,則會放映由范思澳執導,葡萄牙、中國大陸和黎巴嫩聯合製作的《帝皇飯店》。藝術總監麥克•古瑞吉盛讚其為「世界級導演」的作品。「影片捕捉到了澳門的獨特之處,令人驚艷。它令我們想要走遍澳門的大街小巷,非常棒,」他說。
IFFAM進行到第三屆,麥克•古瑞吉表示,他的目標是繼續增加公眾在活動中的參與度。
「去年,我面臨的一大挑戰是吸引觀眾。我們的上座率很高,大概有75%,很難以置信,比我的最高預期值還要高。但我們想要100%的上座率,想看到觀眾爭相進場觀影的盛況,」他說。
對於古瑞吉而言,影展的使命是「圍繞電影,創造激情——這是一個影展必須做的事情,並吸引觀眾——活動編排應當讓每個人都有所收穫。」
此外,他希望將此次活動能像「磁石」一樣,吸引來自香港、珠海及周邊地區的電影愛好者。
麥克•古瑞吉認為澳門是「世界上最具電影效果的地方」。他還指出,不像一小時路程之外的香港,電影領域積澱深厚,澳門的電影行業仍然非常不發達,令人訝異。
「這讓我感到困惑。但在澳門仍然有人想拍電影,我希望能有更完善的基礎設施。不過據我所知,政府正在努力。」
他強調說,電影歸根結底是要「講述好故事和發現好故事」。「我們知道這裏有很多故事,只是需要本地電影製作人來講述故事,而不是簡單地由外來人用他們的方式拍攝。」
至於IFFAM的未來方向,古瑞吉最為重視的元素是「年輕」。
「我們還很年輕。這是我第二次擔任藝術總監。我認為,一個電影節需要五到十年才能成熟,」他說,並指出戛納電影節成立於1946年,已有72年歷史,而威尼斯電影節已經86歲了。
「IFFAM非常年輕,所以問題是,在人們開始認真嚴肅對待我們之前,我們能堅持多久?我認為澳門是電影節的理想舉辦地,但我們需要鞏固觀眾群體,贏得他們的肯定。這需要多年的口口相傳,需要外國賓客告訴自己的友人,大力推薦他們來澳門。這個過程需要很多年,挑戰很大,所以我希望政府能夠給我們必要的時間,讓影展口碑慢慢擴散,」他肯定地說。
本地影壇
兩個澳門本地電影項目入選IFFAM 創投會:周鉅宏的《美好的世界》和徐欣羨的《失樂園》
文 By Cláudia Aranda / 譯 Translation Stacey Qiao / Tracy Choi 圖 Photo Eduardo Martins / Chao Koi Wang 圖 Photo Cheong Kam Ka
兩個澳本地電影項目入選第三屆澳門國際影展暨頒獎典禮(IFFAM)創投會。IFFAM創投會將於2018年12月9日至11日間舉行,旨在為電影人提供空間,向業界人士與投資者呈現其項目。
本年度的創投會共選出14個電影項目,其中有7部作品由女性導演創作。
來自澳門的入選項目有周鉅宏的《美好的世界》和徐欣羨(曾執導《骨妹》)的《失樂園》。
性騷擾將是徐欣羨第三部電影的主題。她計劃在創投會上籌集五百萬至一千萬港元,並希望從業界和其他導演處得到一些反饋,更好地推進項目。
她解釋說,這部電影的想法和構思萌生於MeToo運動開始之前,她讀到的一本台灣作者的書。書中描繪了一個關於性騷擾的「十分寫實的故事」。徐欣羨說,她希望探索受害者的內心困境,因為在這種情況下,迫於社會壓力,她們往往會產生內疚感並覺得自己「骯髒」。徐欣羨曾執導過多部短片以及屢獲殊榮的長片《骨妹》。目前,她的第二部電影正處於前期製作階段,主題為少女懷孕,計劃於2019年3月或4月在香港拍攝。第三個項目將在8月接棒開啟。
《美好的世界》則是周鉅宏的第一部長片。她的短篇電影《見光》曾獲第九屆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劇情短片獎,《少男的祈禱》曾獲第四屆班加羅爾國際短片電影節國際競賽組別首獎。
他表示希望獲得「五百萬到六百萬澳門元」以製作這部電影。她介紹,故事梗概是:「賭徒意外死亡,導致一位賭場中介失去了所有的財產,他開始想像美好世界的樣子。這個角色來自中國大陸。過去,澳門就是他的美好世界。但現在不是了,他想要找到一個新的、真正的天堂。」
IFFAM創投會是影展的電影產業交流會的一個組成部分。交流會邀請了來自21個國家和城市的超過200位業界人士參與。
本屆創投會入選作品還包括南韓導演 Song Il-gon執導的愛情戲劇《Love Song》、英國新晉導演 Hope Dickson Leach執導的家庭戲劇《Klepto》、以及紀錄片導演袁欣婷的首部藝術片《Hong Kong Sister》。
本年度電影節也挑選了不少新秀導演的優秀作品,例如何書銘的《Ajooma》、徐寒的《精英遊戲》和程亮的《天才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