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5-RAW004

空色之間

by
這次的展覽,相信大家都有興趣於怎麼則「空」?如何為「色」?然而,文述應該把作品導向弦外之音的描述?抑或影指摺疊,實為了展開的朗明?其實,文示不外指出此有宇宙有,此無微塵無的「在」。空色,置空而有,外音內合,貴在妙有,奇在景相,清奇最奇。
 
那麼,空,不意味不存在,而是來到「在」以外,然後參與(五感投向)在,是一種五感的共構覺知。 
 
空色的展覽,指出我們經常被置於圖像與真實之間,到底什麼是真實的而什麼是假像呢?對於這些圖像問題,郭恬熙覺得是有趣的,她的創作也用東西的圖像取代了真實的東西。
 
空也是一種形式。空色,郭恬熙想強調的是,一切事物,包括材料,都是無常的,並質疑諸如藝術品的物件外觀和價值,作品《無佛》、《無魚》…等,把照片放在水裏,實際上是在「破壞」它們,作品的呈現演譯了物質的無常,讓它在我們眼前「死」去,彷彿有了生命。作品也會在照片的圖象漸趨開化消無時「出售」它們,所以當我們購入這類型的作品時,收購的不僅僅是照片,而是整個過程和概念。
 
作品《無心》這個金字塔架是特別訂製,四邊角度都是51°51',是根據金字塔的度數做的,我們看到有很多關於這種結構裡面能接收能量的討論,塔架安置在「空色」展場中的中心位置,讓觀眾可以入內打坐,也許也是觀心的位置(內有直指心性的佛學經典《心經》)。
 


總的來說,郭恬熙喜歡遊走在事物之間那模稜兩可的狀態,在語言之間、文化之間、物質之間、人與人之間…她最愛處身在邊界與邊界之間的無間之境,空色的展出,亦建構在空與色之間,是她兩極的雙子,間性在中佛。
 
 
空色 – 郭恬熙個人作品展
2018.5.26 – 2018.6.28
開放時間:星期二至日上午十一時至下午七時(
逢星期一及公眾假期休息)
展覽地點:澳門羅理基博士大馬路265號藝術花園一樓
 
Facebook
WhatsApp
Threads
X
Email

More from the author

More of this category

Featured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Older Issues

Living and Arts Magazine

現已發售 NOW ON SALE

KNOW MORE LiVE 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