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澳門「現形記」

5月9日,文化局澳門藝術博物館主辦之「第五十八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澳門展區揭開了帷幕。展覽展出了現居紐約的澳門青年藝術家劉慧德陶塑裝置作品10件/套,以「現形記」為題,讓「隱形」的澳門「現形」,以回應本屆雙年展「願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的大會主題。
by
5月9日,文化局澳門藝術博物館主辦之「第五十八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澳門展區揭開了帷幕。展覽展出了現居紐約的澳門青年藝術家劉慧德陶塑裝置作品10件/套,以「現形記」為題,讓「隱形」的澳門「現形」,以回應本屆雙年展「願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的大會主題。
 
在啟程前往威尼斯之前,劉慧德與《澳門特寫》聊了聊此次展覽的作品以及創作的靈感。
 
「展覽的中文標題『現形記』是受《聊齋》和其他誌怪小說的啟發而來。我運用了寓言和象征的手法來表達我對澳門歷史的了解,以及我對這座城市的記憶,」劉慧德說。
 
劉慧德成長於澳門。去年,澳門文化評論人李展鵬出版的《隱形澳門》 一書,促使藝術家開始反思與結構這座小城的複雜形象。書中寫道,長久以來,澳門總是以一種隱形的方式存在,若非博彩旅遊業令澳門經濟表現羨煞旁人,但同時又衍生各種社會問題而為人詬病,澳門幾乎從來不被當成一個「問題」來討論。「不僅外來的人看不見澳門,澳門的本地人也看不清自己。」藝術家試圖以誌怪的方式揭示澳門複雜的身份和獨特的歷史命運。作品外型有如一座座遺址與歷史殘骸,充滿道教和神話傳說的意象,以光怪陸離的表現手法引領觀眾進行一場意味深長的反思。
 
展覽分「原始記憶」、「祖屋系列」、「向賭場學習」、「懷舊娛園」4個主題,透過藝術家對成長記憶的審視,帶領觀眾以藝術的視角重新體驗一段被遺忘的精神和信仰的歷程。
 
「在威尼斯的展館像一座房子,所以我們的布展方式也和空間特點結合。步入庭院,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以女媧為原型的陶瓷流水裝置,這一主題稱為『原始記憶』。我希望能為訪客創造出一種神秘的氛圍。展覽空間有很多植物,確實有種神秘感——就像我在澳門許多花園漫步時的感受一樣。」
 
劉慧德希望,威尼斯雙年展的觀眾能夠「不單是了解一下澳門,還有如何體驗一座城市,看看一個地方如何呈現自我身份」。她覺得,澳門和威尼斯有很多共通之處。「在某種意義上,這兩座城市都為長久歷史所累,曾被多個族群佔領,現在又都有過度旅遊的問題。而且,即使觀眾沒讀文本,也能夠欣賞到陶瓷藝術的可能性——陶瓷可以非常現代。於我而言,使用一種古老的媒材進行創作就像是時間旅行一樣。我希望看展的人也會有同樣的感受,」劉慧德笑道。
 
「現形記」展期持續至11月10日,開放時間為當地上午10時至下午6時,逢星期一休館。展館位於當地軍械庫的雙年展主場館對面,地址為Arsenale, Campo della Tana. Castello 2126/A, Venice, Italy。
 
Facebook
WhatsApp
Threads
X
Email

More from the author

More of this category

Featured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Older Issues

Living and Arts Magazine

現已發售 NOW ON SALE

KNOW MORE LiVE BETTER